交文友,学写作,就到作文批改网! | 收藏本站专版专栏 |RSS订阅     欢迎,朋友 | 免费注册会员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会员中心
黄山故事
发布时间:2018-05-11 20:21:12 作者:本站文库 发布者:benzhanwenku 浏览次数:3217  类别:我的随笔  
作文批改网


徐洪祯烈士传略

杜振方


    徐洪祯(19111948年),罗庄区黄山镇峰山大圩子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本村的孙寿佃一起参加抗日活动。1940年,鲁南军区来黄山一带征兵,徐洪祯的二舅哥李凤奎应征,由于其妻不同意,徐洪祯主动要求替他应征参加了八路军。

    徐洪祯具有相当强的工作能力,对党交给的任务积极负责,1944年起负责供应****物资,1945年担任鲁南军区后勤部公路站站长。为解放事业做了大量工作。

    19471月,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当时的国民党临沂专员王洪九,网罗各种反动势力,对我共产党和革命群众进行疯狂报复。徐洪祯所在部队接到命令北撤,徐洪祯家人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前往济宁南马兴一带躲藏起来。

    19478月徐洪祯和郭洪陆在一次执行任务时,顺便回峰山老家探望母亲,返回途经风渡口高粱地时,不幸遭遇国民党的军队。二人被逮捕后,直接被押送到傅庄据点看管,不久又被转押到国民党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王洪九的临沂监狱。徐洪祯的二舅哥李凤奎去探望,他,并想把他替换出来,结果连他一同扣押。

    在狱中,徐洪祯受尽敌人的种种惨无人道的折磨,但他英勇斗争,宁死不屈,始终没有透露自己的身份,敌人也没有从他那里得到任何想要的东西。

    19488月,临沂城解放前夕,困守临沂的王洪九准备逃离。临走前,在城西北沙滩杀人场将徐洪祯等几百人活活埋掉。徐洪祯的二舅哥李凤奎被逼当观众,亲眼目睹徐洪祯被活埋的过程。整个现场惨不忍睹。杀人场共挖了几十个窖子,每窖活埋7个人。当天晚上将活埋剩下的(不确定是共产党员和干部的,其中包括徐洪祯的二舅哥和峰山村民兵陈洪香)集合起来,带着手铐从205国道经过李庄向郯城一带撤退,后来被及时赶来的解放军解救出来。

    徐洪祯的二舅哥李凤奎回家后,向大家说明了徐洪祯被活埋的事情,并告诉大家徐洪祯就埋在第47窖。全村人悲痛万分。徐洪祯的妹婿带领一部分人去王洪九的万人坑寻找尸体,拔了半天仅扒出个女人头。大家以为扒错了就回来了。其实这一窖共买了7个人。

    徐洪祯牺牲时年仅37岁,撇下38岁的妻子李徐氏带着4个孩子(长女才13岁,次女10岁,长子7岁,次子4岁)过日子。后来,徐洪祯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华东烈士陵园内刻有他的名字,郯城县烈士陵园有他的墓碑。徐洪祯的事迹一直被家乡人们传颂着。


                   二郎神挑山


陈明娟


在黄山镇驻地的西面,有一座俊秀的山峰——黄山。山上杉树郁郁葱葱,劲拔挺直。知名的、不知名的野花这儿一簇、那儿一团映衬在野草中,微风吹来,野花野草随风摆动,蛮有点儿摇曳多姿的风韵。站在山脚往上看,黄山更像一名温柔的女子,身穿绿色蝙蝠衫,下搭绿底多色碎花裙,在那儿静静得立着,眺望远方……从山下的公路经过,偶尔会看见羊群在山坡吃草,羊群在头羊的带领下,时而咀嚼前行、时而停驻远眺,不时喝着山风“咩——咩——”歌唱,那声音绵长、悠远,从山的这一边传到山的那一边……

    在黄山的山顶,有一片被村上的叫作人“晾兵台”开阔地方,听村上老人说,当年日本鬼子在此处驻扎的时候,炮楼就建在晾兵台上,在黄山山峰的南面和北面,各有一座炮楼,瞭望远方。在这晾兵台旁边,有一块巨的石头,石头上面有长约1,宽约0.5类似人脚印的大坑。距黄山山峰约500以外的九顶菊花山顶上也有块巨大的石头,石头上面也有这样长约1,宽约0.5类似人脚印的大坑。关于这大脚印的来源,里面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听老人讲,五岳之首泰山的海拔应该更高,就因为二郎神挑着山在赶往泰山的途中在黄山歇息,被人看见说了话,惊扰了仙气,山峰洒落在黄山镇各处,所以泰山才是现在的海拔高度。

    相传在很久以前,玉皇大帝命二郎神在山东境地垒一座山峰用来祭祀,就是现在的泰山。二郎神用麻杆担了很多趟,这最后一趟,二郎神用一根麻杆,一头挑着一座大山往泰山赶去,途径黄山的时候,二郎神感到有些累了,低头一看,恰巧看见黄山和九顶菊花山山顶有凸出的两块大石头,两只脚踩在上面刚好休息。二郎神就脚踩祥云,下来站在石头上休息一会。由于麻杆两头的山比较重,二郎神的脚印就印在了这两块大石头上。阵阵清风吹来,二郎神感到无比惬意。休息了一会,刚要走,忽听脚下有人喊道:“俺的亲娘哟,这个人怎么用这么细的麻杆担山的,这麻杆不断吗?”只听见“啪嗒”一声,麻杆断了,山峰洒落在黄山各处。二郎神“哎——”地一声,叹了一口气,摇摇头,说声“天意”,就驾着祥云向玉帝领罪去了。麻杆两头的山峰洒落在黄山各处,遂形成了黄山现在西高东低的地形地貌。

    多少年过去了,黄山山峰和九顶菊花山山峰二郎神担山的脚印的故事,传了一辈又一辈……在食物缺乏的七八十年代,调皮的男孩,会上山地里偷几块红薯,山里捡一些柴禾,边在二郎神留下的脚印里烤红薯一边讲二郎神挑山的故事,更有较真的男孩,在吃完红薯后,会在黄山和九顶菊花山之间穿梭比较,二郎神的左脚大还是二郎神的右脚大?有时候会为了这一个问题往返黄山山顶和九顶菊花山山顶好几趟。玩累了,躺在山坡上大口大口喘气,仰望蓝蓝的天空,用眼睛去搜寻二郎神的身影……有时候玩的忘了回家,娘的喊声就会随着山风飘来,小伙伴们就会在嘻嘻闹闹中告别回家,明天,又会在黄山顶聚集,再接着争论二郎神左脚大还是右脚大的问题……

    现在,这两个大脚印已经被破坏了,去黄山的山顶不再看见这巨大的石头,九顶菊花山上面也不见了菊花。我五岁的儿子只有在妈妈双手的比划中去理解二郎神脚印的大小,尽管他会问我:“妈妈,二郎神是谁?玉皇大帝是谁?他们两人谁最厉害?”在母子絮絮叨叨的对话中,母亲给儿子留下的是黄山动人的传说……


渊子与神龟的传说

王丽

    罗庄区黄山镇东傍沂河、武河、湿地公园, 西临小涑河,周围环抱着九顶菊花山、丰山、蝎子山等八座山峰,号称八山三水一湿地,这里地理环境优越,风景优美,是一座山青水秀的山乡小镇。从古至今,凡是灵秀的地方自有灵气,所以这里一直流传着很多动人的传说。它们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串起黄山悠久的历史文化。渊子与神龟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个。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在沂河岸边,有一个美丽的的小村子叫栗林村,村子的人们靠着沂河打鱼为生,生活的还算安稳和富足。可是有一天,沂河里出现了一条非常大的鱼妖,它的身长足有六个大人那么长,整天闹得沂河波涛汹涌,狂风卷着巨浪一阵阵扑向岸。这下,村子里的人可惨了。打鱼的不敢下河,做工的不敢出门,人们整天躲在家里战战兢兢。恰逢一只东海的千年神龟云游至此,看到百姓的生活现状,决定救百姓与水火之中。于是与鱼妖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神龟旋起巨大的身子,厚厚的龟背顿时变成了一个遮天蔽日的大盾牌,他和水妖忽而腾出水面,忽而潜入水底,斗了三天三夜,水妖终于不敌神龟的法力,狼狈逃往别处,再也不敢到此兴风作浪,为害百姓。神龟也累得气喘吁吁,腹部被鱼妖的尾翼扫出了好几处伤痕。

    鱼妖除去,人们又回到了安乐祥和的生活,为了感谢神龟的恩德,人们在村边靠近沂河的地方挖了一个很深很深的水潭,乞求神龟在这里安家落户,保一方平安,神龟本不愿意,但看到这里依山傍水,是个好地方,村民又善良淳朴,知恩图报,自己又身负重伤,便决定在水潭住下,因水潭极深,像个深渊,所以百姓管它叫渊子。话说这神龟不仅法力高强,他还有一套神奇的宝物,这套宝物既不是什么刀枪剑戟类的武器,也不是什么宝珠之类的宝贝,而是一套炊具,它由一口大锅,一把勺子,一把铲子组成。只要是用这套家伙什做出来的饭菜一定是美味无比。因此,凡村子里谁家有喜事需要办宴席的,只要拿着大鼓在渊子边敲三下,神龟就会欣然将宝物借与人家,只要事后送它一餐美食,按时将宝物还回即可。就这样,村民与神龟互帮互助、相依相扶,生活的富足安乐。

    这一年,村里又有一户人家要娶媳妇,向神龟借来宝物,用完后,觉得如果能将这套宝物永远据为己有该有多好。于是携家人带着宝物连夜逃往别处,从此不见踪影。神龟久等,不见那人将宝物还回,得知此人已将宝物卷走,心想自己一片赤诚帮助村民,却换来这样的结果,不由得怨由心生,从此再也不愿帮助村民,反而每当有村民经过渊子附近时,就哀怨的呼喊着还我宝物!还我宝物。哪知神龟本是庞然大物,这一再呼喊的一吸一呼之间,就会产生一股强大的吸力,岸边的人会不由自主地被吸进深渊里,丢了性命 。渐渐的村子里的人都不敢再靠近渊子。村民们虽然觉得神龟变得很可怕,但是也确实很冤,所以,也称渊子冤子。一年,两年,神龟最终也没有要回他的宝贝,伤心透顶的神龟默默地离开了渊子,只留下一个深深的大水潭,在每一个夜里闪着幽怨的光芒。

    如今,渊子依旧,神龟却已不复存在。每当有大人带孩子经过这里,总会对孩子讲述这个故事,告诉孩子要懂得知恩图报,不能忘恩负义。千百年来,神龟与渊子的故事像一面警钟时刻警醒着沂河两岸的人们,告诉人们一个朴素的做人道理。


 


黄山八景


杨振步


万亩湿地碧波秀,


八山三水杞柳声。


沧桑岁月马王墓,


悬堂寺前听春风。


——秀美黄山


罗庄区黄山镇位于罗庄区东南部,罗(庄区)、郯(城县)、苍(山县)三县区交汇处,东临205国道,西至京沪高速8公里,北距临沂市区20公里,地理优越,交通便利。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湖光山色,山明水秀。黄山如黛、玉盘托峰、长桥连虹、生态湿地、文曲双耸……景点点缀,为人间仙境。


黄山如黛


黄山,位于罗庄区黄山镇驻地,南北走向,山体西陡东斜,顶部南北近百米为长台状,系石灰岩,因表面为黄土覆盖,故名黄山。建国前荒山秃岭,后进行绿化,多植松柏。民国时属临沂县,民国五年(1916年)《临沂县志》载:黄柱山,又名黄山崮,山脉自抱犊崮东来,至寨山入县境,又东起此山,群山四围,中有清泉,泉水聚处名山井汪,深数丈,与崖壑松柏相映照,颇称胜地。

    黄山如黛是黄山镇主要的景观之一,名列八景之首。

    一抹斜阳,挂在了西方的天空,千丝万缕普照着苍茫大地。仰视黄山,漫山苍葱翠柏,云雾缭绕,如临大海之滨,但见云卷云舒,波起峰涌。远山如黛,泼墨般若隐若现,青松翠绿,微风和煦,偶尔苍黛变幻间露出的一抹粉红,朦朦胧胧。

    黄山如黛,蜿蜒起伏,偶有断裂的黄褐色岩石,突兀裸露,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有些许悲壮,让人的心自然而然地生出一些疼惜。偶有风吹过,苍茫中,鸟鸣清晰,倏而远逝,山峦中飘浮的云雾偶被隐藏,转瞬又跳跃出来,飘散在黛色里。


玉盘托峰


峰山为黄山镇第二高山,坐落在黄山镇峰山村,南临黄山,西邻涑河。

    峰山孤峰兀立,山上树木繁茂,松树成阴,山壁陡峭。 仰望峰山,只见嵯峨黛绿,满山蓊郁荫翳的树木与湛蓝辽阔的天空,缥缈的几缕浮云恰好构成了一幅雅趣盎然的淡墨山水画。

    据史料记载,峰山唐初建村,当时山下有一大圆形清水池,方圆4亩余,水质清冽甘甜,波光粼粼,清可见底,像一巨大玉盘镶嵌在无边的绿色中,又像一个睡意未醒的仙女,披着蝉翼般的薄纱,脉脉含情,凝眸不语。阳光下,峰山就像水洗过一样,青翠欲滴,历历在目,山下的清水池水天一色,碧波荡漾,清澈的河水看上去好像离峰山近了许多。有山有水,山水相映,山水环绕,玉盘托峰,显得分外壮丽,好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时过境迁,岁月更迭。现在,清水池已不复存在,仅留下一汪水塘默默地躺在峰山脚下。一股细泉日夜不停,四季喷涌,汩汩地自峰山之腹流入水塘,让人感觉峰山像是在回馈着清水池过去的恩泽。


文曲双耸


文曲山地处黄山镇南武河东岸约3公里处,因一山二头,故有文曲双耸之称。

    据史料记载,60年代初期,文曲山山势陡峭,苍葱翠柏,植被遍生,景色优美,并非一山二头。60年代中期,周围的村民大量采石建房,尤其是80年代中期,附近建一水泥厂,石料厂也如雨后春笋,大量的无节制地开采,不仅破坏了山上的植被,山体也被破坏得遍体鳞伤,文曲山从中间被斧劈般断裂,形成了一山二头的样子。此时的文曲山,荒草萋萋,满目皆凉,山体的伤痕似乎在诉说着内心的苦痛。

    如今的文曲山,绿色环绕,风景迷人,别有一番风韵。早晨,大山初醒,乳白色的云纱飘游在山腰,像仙女在轻轻起舞。傍晚,夕阳映照山峦,霞光消退,在暮色降临时,山顶聚着一片彩霞,经久不灭。

    站在文曲山上,北望黄山,东观沂河,西赏湿地,看四周唯美风光,感悟历史的厚重,说不尽的惬意和感慨。



长桥连虹


黄山武河大桥建于1982年,桥长600、宽15,位于罗庄区黄山镇驻地南,是罗庄南部、郯城北部和苍山东部诸多乡镇,以及国道206方向来车奔国道205必经之路。罗庄是鲁南著名的建材城,黄山武河大桥紧连沂河大桥直通国道205,是建材运往郯城和苏北的必经之路,是黄山镇对外交通的主要枢纽。

    武河大桥横跨******人工湿地——武河湿地公园,是武河湿地的标志性景观。武河湿地是******湿地公园,位于罗庄区黄山镇境内,总面积1099公顷,是国内****的人工河流湿地,集湿地生态、湿地净化、湿地旅游三大功能为一体,是未来区域的城市之肾,是临沂水文化建设的又一亮点,更是一张新的城市名片。

    一条水泥观光路穿长桥桥洞崎岖南行,走在路上,观湿地垂柳依依,苇荡起伏,白鹭翩翩,红荷点点。或仰望桥洞拱起的筋骨,错落有致,气势恢宏;或登黄山之巅,远眺大桥像一条巨龙蜿蜒前行,消失在无尽的绿色中,长桥连虹的感觉油然而生。


涑河柳行


黄山镇,中国杞柳之乡。

    杞柳,俗称白柳条,又称条子。黄山白柳条白润光亮,白中含亮,亮而映白,有柔、韧、坚的特点。该镇种杞柳、编柳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全镇拥有杞柳种植面积05万亩,柳编专业村12个,柳编企业13家,其中年创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0家,所产的杞柳工艺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

    南涑河为涑河南流之故道,流经罗庄区黄山镇注入武河。涝洼湿地可发芽,青枝绿叶不奢华,涑河两岸是满眼绿色的杞柳,郁郁葱葱,拥拥挤挤。晨光里,涑河悠闲、宁静、祥和,两岸的杞柳一方方一片片沾满露珠,微风吹拂,绿色波浪此起彼伏,吹出沙沙的声响,像弹奏一曲委婉的春之圆舞曲。此时的杞柳像是正值豆蔻年华的乡间少女。柳叶的眉,柔软的腰,叶片上晶莹的露珠,就是杞柳清澈明亮的眼睛。

    生态涑河,秀美柳行。走在涑河堤岸,一面感受着河水的灵动,一面享受着柳行闪亮的绿色,犹如走进一幅绝妙的江南水乡画卷。


生态湿地


黄山武河原名鹅堵河,因其河道狭窄,即使一只鹅游过也会阻流,故得此名。历史上,由于上游的陷泥河、南涑河尾水注入,每遇汛期,三河汇集,潮涨潮落,水花拍岸,便会导致水灾频发,给两岸百姓带来无尽的灾难。清朝康熙年间,进行治理后改称武河。为了实现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出于保护淮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考虑,自2009年始,临沂市政府投入近2亿元,实施了人工湿地建设工程,建设所利用的全部是废弃的河道和河两岸的滩涂地。

    武河湿地现为******湿地公园。一期工程投资1.048亿元,完成了15公里围堰路面硬化,完成了水面植草和护坡砖铺设,建造了4座景观桥、4座拦水坝、8座溢流坝、2座跌水池、39个生态岛。规划中的二期工程投资2.13亿元,从江风口分洪闸至蒋史汪橡胶坝,全长5公里,面积5000亩。

    湿地内现有各类苗木295225棵,水生植物10664.69万株,芦蒲27.7万株,地被植物27种面积10万平方米,形成了一个一个滞流塘,一片一片莲藕汪,五颜六色水植物,一望无际芦苇荡的美丽景观。武河湿地公园内有中央公园、鸟类公园、湿地植物园、湿地探索园、湿地生产园、湿地休闲度假区和沂河休闲度假区各1处,各类建筑物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栽植乔木3.87万棵,灌木5万平方米,水生植物33.37万平方米。

    走进湿地,但见飞鸟成群、野禽嬉戏,水面轻风、波光粼粼,水柳新芽、野果飘香,鱼翔浅底、百花齐放,好一处令人心驰神往、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


风雨马王墓(城)


马王墓坐落在美丽的沂河、武河湿地之间,黄山镇栗林村西,是一座闻名遐迩的汉墓遗址,墓长120、宽100、高15,占地30余亩。马王墓南600处就是著名的汉代马王城遗址,两段平行相距250的残墙并列于此。墙基东起自沂河,西至一南北走向土路,现两墙已夷为平地。在武河两岸水中曾发掘出大量整齐的条石、砖石、房屋地基和大量的汉代绳纹陶片,亦毁尽,故马王城具体情况无法考证。

    据《沂州府志》载,马王墓清朝曾被盗掘,1999411再次被盗掘,从盗洞观察,该墓为砖室墓,未见其他文物,现盗洞已填平。 关于马王城,续修《临沂县志》卷四六区沂河两岸,有故城址,俗名马王城,为汉襄贲县,附近立(栗)林村西有高阜,名马王墓,近左旁塌出石墓中,有石刻车马人物数方,古拙近汉画,又有汉铜镜及古钱等,惟未详何代。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历尽岁月风雨,马王墓遗址犹在。来到武河大桥东岸西行,一条小道弯弯曲曲通向马王墓。站在高大的墓前,看墓身凄凄荒草,感受岁月更迭的痕迹,不仅神情凝重,心潮荡漾。


丘陵横亘


黄山镇谢官庄村西,一条南北走向长约4公里的丘陵,头枕峰山,脚落老屯村,形似长龙,土质殷红,植被茂盛,气势壮观,被当地人称为土龙。


相传,有一巨龙被玉帝贬到人间。巨龙来到谢官庄村西,见此处两面临山,两面临水,风光绮丽,是个风水宝地,就落脚于此。后来,一南方地理先生路经此地,一眼就发觉有一条巨龙横卧此地,便心生妒忌,想把巨龙赶到自己的家乡。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坏主意,欺骗老屯村的村民,说这座丘陵脚踏你村,对后人极为不利,应该趁早除去,又给村民一个除去丘陵的办法,让村民晚上在什么时辰,什么地方,用铁锨把它拦腰斩断,丘陵便没有了灵气。是时,一群村民手持铁锨根据地理先生的指点开挖起来。一直挖到天微亮,一条深沟挖开了,地理先生一看,还差一点,就问村民中谁属大龙,让这人顺着自己的指点再挖三锨,属大龙的按他的要求挖了三锨,第三锨刚收起,就见土里汩汩地冒出鲜血,一道红光冲天而去,吓得众村民落荒而逃。天亮后,几个大胆的村民前去观看,只见原本灰色的丘陵变成殷红的了,丘陵上的数千棵核桃树也枯萎了,那个地理先生也不知去向,此时村民们方知受骗了。据后人讲,此龙离开谢官庄村后到了南方某地落脚,这个地方先后出了很多大官贵人,而谢官庄附近村庄没有出过贵人,横亘的丘陵至今一到下雨天就流红水。


晨光中,远处的丘陵高低有致,起伏连绵,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漫步丘陵,踏着晶莹的露珠,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到茫茫绿色中,点缀着的一簇簇一片片一丛丛的各色小花,让人心旷神怡。尤其是来到丘陵的几处断裂带,古木盘根错节,沟壑粗犷神奇,让人不仅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种岁月的厚重感油然而生。


 


 


 


翻鞋牌


杜金标


小时候,黄山地面上流行一种游戏翻鞋牌。其玩法是发自己的两只鞋四面朝上两只手把鞋猛地一掀,让人猜鞋面朝上的多还是鞋底朝上的多。若底和面相同就算决胜负。也有经身后抛鞋的做法,决胜负方法相同。


此游戏的趣味不在翻的过程,而在胜负后的惩罚过程中。如果谁输了就要接受赢家的惩罚。有时会出现一人赢数家或数家赢一家的特殊情况,多数输赢不对等。惩罚时口中念念有词。赢着唱到:墙头上长蒿子,四十大板九刀子。意思是要打脚底板四十鞋底,用指尖划九下脚心。


然后又唱:鞭杆钻眼,牛梭头,驴夹板,咯吱咯吱来对眼。一边唱一边从身后向前伸1指、2指或数指不等让对方来对,对上的惩罚完毕,对不上接着唱:小麦娥,满天飞,接不着,打一百,然后数只鞋一齐向空中抛去。让输者去接,接着一只便免去惩罚。若接不着,赢着打输者一百下脚心或手掌。完毕后,告一段落,再重新比赛。 还有其他唱词和惩罚。如:香椿芽编笊篱,非望着小雀不饶你。拉拉秧,爬薄帐,愿打几样打几样。青竹竿,十八节,伙计打着我歇歇。等等。有的聪明伶俐的小伙伴还会临时编一些唱词加上去,也不算违规。


 惩罚时都是意思意思,并不真的用力,所以从没有因此吵架或打架的。可见那个时候孩子朴实。


那时游戏玩具少,条件受限,翻鞋牌随时随地皆可。况且那时候穿的都是母亲用麻线纳的鞋底做的平底鞋,容易翻,所以在小伙伴中很流行。只不过大人反对,容易把鞋弄脏。减少鞋的寿命。


   


制造之村-木作


杜金标


木柞村在黄山镇东北部,分为四个行政村,现已连接成一个自然村。


该村东傍沂河,历来手工业发达,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制造业之村。据有人考证,木作本应写成木作,村名因村民多从事木业加工而得之。原来,除了木工业,其他手工业也很多。有顺口溜为证:木一粉条白又亮,木二麻花阵阵香,木三白铁加工忙,木四打铁叮当响。


村民历来商业意识强,且喜欢学习动脑筋,接受新鲜事物,更喜欢钻研动手制作一些能赚钱的用具。七十年代还没有实行改革开放时,木作四村便制造了大量的地排车,自行车轮上用的的油封,骑着车子卖遍全国各地。改革开放后他们更是如鱼得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时间电表盒子厂,包扣厂,电器制造厂,床垫加工,铁链加工厂,晾衣架厂,架子床厂,新式家具厂,食品油加工厂等如雨后春笋,遍布全村。这些厂房有百家之多。


现在木作制造的电表盒子和包扣占据了临沂西郊批发市场的半壁江山。木柞成了名符其实的制造业之村。


 


 


杜家大席子


杜振方


五十年代起,郯城境内的集市上提起大席子没有不知道黄山公社安头村的杜家大席子的,杜家指的就是我们一家人。我家住在安头村老银杏树下,所以又叫银杏树下大席子当时我的爷爷、奶奶、伯伯、伯母、叔叔、婶子、姑姑包括我的父亲、母亲全家都会编席子。那时我们附近就只有李庄、尚庄、册山这三个大集,每个集上只有我们家的席子****,品种最全,质量最好,而且我们一家卖席子的服务态度又好,所以成了当地的****。当时传说的谁家铺了杜家大席子家庭定会像杜家一样本分,一样兴旺。


我家编织的席子从用料可以分为芦苇席、秫秸席、挺子席、竹席、蒲席,草席;从大小可以分为,大床席、小床席、窝窝席、竹床席、小凉席;从用处分可以分为床上铺的席子、做门帘用的席子、晒东西用的席子、搭棚用的席子、做粮围用的围席、做围墙用的圈席等。


从我8岁起,我爸爸已经独立门户带领我们这个11口人的小家(那时我姊妹兄弟共9个)织席子了。 尤其到下午放了学,我们都坐在一张或几张席子上编织着杜家大席子。路过的人都会为我们举起大拇指,不停的地称赞:这家人真勤快!”“孩子们真听话!”“真是过日子人家!听到这些,我们全家大人小孩都会有发自内心的那种幸福感,就越会好好编席子。


回忆与编席子有关的事情会更有意义,从备料说起吧。当时我算是父亲眼中比较伶俐的一个孩子,每次赶集买料父亲都是带我去看车。临去最好的待遇就是我可以不走路,父亲用小推车推着我;看车时父亲会买好萝卜丸子让我吃着解闷;回来的时候可就没有那么舒服了,我要给父亲一路拉车。你要想保持拉绳始终是绷紧的可不容易,因为父亲走路很快,我只有一路小跑。每次拉车时都会下决心不再来下次,可每当父亲赶集时我还是经不住父亲设好的那坐车萝卜丸子的诱惑。


买回来的秫秸或芦苇都要经过分类、截根、去叶、花分、浸泡、研压、平节、去瓤等程序才能使用。


分类这项工作是有父亲来承担,主要是为了把质量差不多,长度差不多的料子放到一起,便于加工。而截根、去叶、便是由我们姊妹兄弟几个轮流来干。


花分是根据材料的粗细将其分成几半,这个工作只有我二哥做得最好,一般由他来承包。


浸泡是把材料绑好中间插一根木杆直接插入河泥里将材料固定在水中,大约跑10个小时左右才能使用。


其中研压的过程算是材料处理中的一道风景线。将浸泡好的芦苇或者秫秸平放在地上,将没有槽的平滑的碌碡用字型的碌碡锅子将碌碡来回的推拉,大约需要200个来回才能将其内瓤压软,这样有利于下一步的去瓤工序的加工。我知道每次父亲做的时候非常轻松,那吱吱喓喓的声音就像是循环地演奏一种优美的乐曲。可要是到了我手,就会很费劲,优美的动作会被破坏,动人的曲子也会变得非常难听。


平节是用长长的刀子将材料的节骨处的刺打滑,以便使用。去瓤同样也是用这样的刀子将其内瓤刮掉。最后剩下的就叫篾子。于是芦苇篾子,秫秸篾子就加工成了。


席子编完后要将周围的材料剪齐,反方向折回。逐一的按规律插入篾子缝里,这一步叫做签边,也叫沿边。签边后要将席子周围用硬布来回摩擦,使其变光滑不扎手。这样,一领席子就加工好了。不过要拿到集市上卖还需要有个好的成色,那就需要用硫磺熏,使其漂白。我们姊妹兄弟几个最怕的就是这件事,因为每次熏席都要用我们的被子盖着。晚上睡觉时都会被盖过硫磺的被子熏得大半夜喘不过气来,别提多难受了。


想起编席子,就会想起好多有关父亲的回忆 ,父亲是个急性子,每天干活从没有单独停下来吃过饭,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我父亲吃饭都是把煎饼挤在腋下,方便时才吃上一口。它的歌唱得很好听,每当大家困了的时候,他就会给我们唱歌、讲故事,想着法子吸引着我们别睡觉多干活。有时还会给我们变几个小魔术,我现在还能记得他教过的好多魔术呢。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家后来放弃了编席而从事柳编工艺的加工、进城做生意、或者打工之类的工作,现在已经不再生产席子了,只剩下对有关杜家大席子的美好回忆了。


 


 


从军行


孙长玲


一九四八年,春天。


这个时间是一个什么概念,我是在历史课本上知道的。解放战争打了一半,三大战役好像还没有有开始。我们的家乡,麻湖村,那时隶属于苍山县,已经是解放区了。我的爷爷,就生活在这个两河相依的村子里。我三奶奶说,爷爷是很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十七八岁的时候,过继给了我们本家的一个老爷爷,从那里继承了十几亩地,日子还算可以。后来娶了我奶奶,生了大伯和我爹。赌性不改的爷爷没有了赌注,竟然跟着村长赌起了参军。


村长说:“前线打仗,需要人手,咱们村谁去?”


前方战事正紧,谁都知道,去了有可能再也回不来。村东头的打麦场里一片沉默。


“你去我就去!”爷爷猛地吼了一嗓子,打破了这片沉寂。


村长大笔一挥,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爷爷二话没说,在村长名字的下边按上了自己的手印。(爷爷不会写字,只好摁手印,让别人写下名字)


后面也有几个人陆陆续续地举起了手。


于是,摁着爷爷鲜红手印的名单就交到了区里。区里招兵的人一看,村长应该在村里主持工作,就把他的名字划了去。


爷爷一言不发,去区里领了一套参军的东西。已有两个孩子的奶奶哭天嚎地,却劝不动爷爷半分。


村长看着这情形,也有几分不忍:“要不就算了吧,我去跟区里说说,反正那个赌约我没遵守。”


爷爷一跺脚,扭头走了,留下了顿足捶胸的奶奶和两个扯着奶奶衣襟的娃娃。


到了区里集合整顿,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清晨,队伍向北进发了。


行至罗庄西部的朱陈村,走在队伍前面的爷爷,发现不远的前面,一棵大柳树下,站着两个人,定睛一看,这两个人竟是村长和我的三爷爷。村长一把把爷爷拉出了队伍,已经换好军装的三爷爷迅速地插了进去。队伍继续前进,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呆在原地的爷爷被村长强行拽上马,朝回家的方向跑去,路上,爷爷才知道,一向沉闷的三爷爷,在爷爷走后,抱起最小的娃娃,塞到奶奶怀里:“嫂子!俺去!


三爷爷让村里缝过军装的大娘连夜赶了一套军装,又让村长到邻村借了一匹快马,天没亮就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朱陈村,就这样,爷爷在从军的路上被从容地替换了下来。


一九四九年的冬天,三爷爷在清剿残匪的战斗中,光荣负伤,伤愈后,复员回家,默默地娶妻,生子,直至几年后枪伤复发,默默去世。


直到那一年,我在翻阅郯城县志的时候,偶然发现麻湖村有一名烈士与我爷爷名字相似,刨根问底地问我大爷,才知道了我三爷爷,就是那个烈士刘广玉,才知道了那一段替兄从军的真实往事。


 


 


玄堂寺简介


杜振方


    玄堂寺又名悬堂寺,始建于唐朝,元朝末年重修,抗日时期在这儿办起了****所抗日小学,大跃进时期,庙的前排房子被拆除,改成了学校的大门。


    相传,隋朝时期大安村建村,那时周围村庄稀少,村西北一棵大银杏树(是一棵生长极慢的银杏树,当时银杏树高10,四枝环抱,有好多神奇传说。目前,树高18,但已被破坏,只剩下两枝残枝)是外地人寻找大安村的一个重要标志。银杏树周围方圆10里土质优良,村人过着相当富裕的生活,人们把此处看成是风水宝地。

    据载,唐朝时期,有一年的夏天,村正北约5里地,一夜间盖起了一座寺庙(大概是由于夏天高大植物的遮挡,没有村人及时发现罢了),当时看来算是一座高大雄伟的建筑,此庙名为玄堂寺。寺庙主持与村庄百姓相处得很好,经常帮助周围百姓排忧解难,有时还能为百姓治病。从此,大安村因银杏树和玄堂寺而出名。当时老银杏树西北约40处还有一奇槐,造型奇特,整棵树只有树皮支撑,中间像一个溶洞。很多外地人来此观赏,并向银杏树、老神槐和玄堂寺烧香还愿,银杏树被称为老神树,这棵奇槐被称作老神槐,玄堂寺被称为玄堂神庙。随之周围的村庄也越建越多。

    后来,好多百姓经常利用闲暇时间来找寺庙主持谈心,了解到玄堂寺下方是空心(悬堂寺北、西、南三面环水,寺庙从水中建起),于是 ,人们又把他称之为悬堂寺。

    相传本寺第二代主持继承****代主持遗志,继续为百姓造福,曾经有东海连云港一哑巴女子被父亲带来求佛,没想到让主持一针扎好,从此开口说话。所以后来东海沿海一带经常有人来寺烧香拜佛。悬堂寺名气越来越大,千里之外慕名而来的香客越来越多。当时二代主持给哑女扎针时坐的五彩石被人们称作平安石,后来凡是经常生病的孩子,都拜平安石为干娘,祈求五彩石保佑平安,于是人们又称五彩石为干娘石。

    元朝末年,寺庙已经破旧,再加上寺庙供奉的塑像越来越多,房子已经不够用,便重修了寺庙。

    明朝时期,有一年麦收季节,气候极为干旱,几乎达到摩擦即可起火的程度,大安村便遇到了世间少有的大灾难,一场大火将全村烧为灰烬,没留下一间房子 。人们被逼无奈在银杏树北悬堂寺西选择了一块高地安了村。在村庄和寺庙之间有一条河流,河内共有18个深水泉,每个深水泉便是一个小拐弯,因此,这个河流当时被称作十八弯。银杏树、大安村与悬堂寺隔河相望(银杏树和大安村在河西,悬堂寺在河东)。大安村安村处正是当时该河的岸头,于是大安村正式更名“岸头村”。由于地方方言“岸头”跟“安头”相近,久而久之被讹化为“安头村”。

    有一年涨大水,从上游飘来了三个有灵性的塑像,一个是乘着船来的大佛像,人们称它“老佛爷”,还有两个将军塑像分别坐在席子上。“老佛爷”和其中一个“刘猛将军”漂到大安村,另一个将军塑像却被冲到了江南。

    据说,坐船来的老佛爷和坐席来的刘猛将军飘到安头悬堂寺处,便停留下来,好像有在此安家的意思,当地老百姓就把老佛爷和刘猛将军安放在悬堂寺。悬堂寺正殿安放老佛爷,称佛爷殿,正殿东侧安放刘猛将军,称将军殿。

    据传,刘猛原是济南人,是汉朝屡打胜仗的一员勇将。并非姓刘名猛,而是一位姓刘的猛将军,他的真实姓名有多种传说,历史对此记载得很多,到底哪种说法正确,后人已无从考证。有一年刘猛带兵行军时恰遇蝗灾,遍野的蝗虫糟蹋了百姓的庄稼。他下令全****自制的工具,帮百姓灭蝗,。历时三天三夜终于消灭了蝗虫,而刘猛却在这次灭蝗战争中累死了。百姓们认为刘猛是个刚直、善良的人,死后成了一位专司驱蝗的神灵,定会保护百姓,因此,便为刘猛塑像建庙,年年祭祀。 北方很多寺庙都有刘将军塑像。

    明朝万历年间,对悬堂寺做了一次整理。佛爷殿正面摆放着纯铜佛爷像(2800斤重),两侧共有18罗汉(每侧各9位),正殿东边将军殿恭放刘猛将军塑像。两殿之间有一夹道,两殿南面,正对夹道栽有一棵云松,此松一树多枝,每枝松叶均不相同,算是寺庙一奇。该松树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挂钟,寺庙一直使用的一座纯铜钟就挂在这棵云松上。钟声响起,方圆20里地均能听到。云松底下立一龙头石碑,石碑上记录着对此次修庙有贡献的人名。寺庙最难边是一排房子,中间为过道,东西两边分别有两间房子,各安放哼哈二将,使得悬堂寺更有寺庙气派。凡进庙者看到把门将军(哼哈二将)都会立即严肃起来,进二殿看后更会肃然起敬,不由都会烧香叩拜。

    抗日战争时期,柴口村杜子华老师在这里创办了郯北****所抗日小学,从此,悬堂寺改变了它的历史使命。几年后,这里便成为一所远近闻名的完全小学,黄山和褚墩地块(50里内的学生)的学生都在这里上学。

    1958年破“四旧”立”四新”,大炼钢铁,悬堂寺正殿的老佛爷和十八罗汉被运到付庄炼了钢铁。安头村的王全忠和杜玉钱两位老人将刘将军像偷出来放在刘士仪老人家里。为了安全起见,只好一直将它深埋在地下。悬堂寺的前排房屋被拆除建成了安头完小大门。

    1998年,安头村兴集逢会,集市筹备委员会会长杜成功几经周折找到了埋藏40年的刘猛将军塑像,将它挖出来并重塑金身。人们对这失而复还的将军很是敬畏,捐资捐物,烧香叩头。巧合的是,逢会当天(农历320),人们抬着刘猛将军游行的时候,原本晴朗的天上突然刮起了漫天黄风,下起了黄泥雨。15分钟的黄泥雨过后,用手轻轻一弹,衣服依旧干干净净,前来赶会的人们很是奇怪,这给安头村的盛会和刘猛将军又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明末,大安村(现已更名安头村)东有一条河流,河流中有十八个深水泉。有一年涨大水,从上游漂来了三个有灵性的雕像,一个是乘着船来的佛像,人们称它“老佛爷”,还有两个刘将军,其中一个刘将军坐在一张席上飘来,另一个刘将军却被冲到了江南。

    据说,坐船来的老佛爷和坐席来的刘将军飘到安头悬堂寺处,便停留下来,好像有要安家的意思,当地老百姓把老佛爷和刘将军安放在悬堂寺。悬堂寺正殿安放老佛爷,称佛爷殿;正殿东侧安放刘将军,称将军殿。

    相传,刘猛是济南人,并非姓刘名猛,而是一位姓刘的猛将军,是汉朝屡打胜仗的一员勇将。他的真实姓名有多种传说,历史对此记载的很多,到底哪种说法正确,后人也难查清楚,无从考证。传说中的猛将军是在灭蝗虫运动中累死的,他是一位专司驱蝗的神灵。百姓们认为刘猛是个刚直、善良的人,死后成神定会保护百姓,因此,很多人都来烧香还愿,年年祭祀。

    传奇、动人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我们也可以在正史中找到有关蚂蚱神的点点记述。据史料记载,清雍正皇帝曾诏令全国各州、县修建刘猛将军庙,每逢春、秋祭祀,以祈求减轻蝗灾。蚂蚱神是民间奉祀的神祗,各地说法不一,其中以汉将刘猛、宋将刘锜、元将刘承忠为最。虽然各地传说不一,但刘猛将军庙确系皇帝钦命各州、县修造的。人们祭祀这位享受人间香火的神灵,目的就是为了祈求避免蝗灾,恩赐于百姓一个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旧俗正月十三是刘猛将军诞辰,民间流行迎神祭拜活动。

    在当地,每逢大旱,安头人便抬着刘将军举行求雨活动,据说,成功率是百分之百。每次求雨,人们都不准带防雨工具,先在安头村向永安发信,永安那个地方的人们就能知道这边要求雨了,并组织迎接仪式。请来的法师带领本村村民一路做法直达永安。在永安那个地方,天空先是一片孤云,转眼间就会起雾,当人们发现起雾就知是求雨成功,便回。一般都是在回来的路上被淋成落汤鸡。这是本村村民乔廷敏亲自参加求雨活动时观看到的现象。

    一九五八年,破四旧立四新,大炼钢铁。悬堂寺正殿的老佛爷和十八罗汉被运到付庄练了钢铁。我村的王全忠和杜玉钱两位老人将刘将军偷出来放在刘士仪老人家里。为了刘将军的安全,只好将它埋在地下,直到安头村兴集逢会才将它挖出来。

    一九九八年三月,安头村兴集逢会。集市委员会会长杜成功,几经周折找到了埋藏了41年的刘猛将军雕像,并重塑金身。人们对这失而复还的将军很是敬拜,捐资捐物,烧香叩头。巧合的是,逢会当天(320),人们抬着刘猛将军游行的时候,突然,漫天黄风,下起了黄泥雨。赶会的人很是奇怪,十五分钟的黄泥雨,用手轻轻一弹干干净净,这给安头村的盛会和刘猛将军又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悬堂寺于一九九一年后逐渐被破坏拆除,挥之不去的只有民间那古老、传奇的蚂蚱神故事。至今,刘猛将军被我村有心人秘密保存。




故乡的煎饼


乔俊文


煎饼是故乡鲁南一带人们的主食,是我魂里不变的基因,是我梦里不灭的记忆。


“蹦,蹦老瓜,吃麦煎饼卷大虾!”这是我小时候唱过的一支童谣。那稚嫩的嗓音里,是孩子期盼的欢乐,也传达着当时的大人们对生活的希冀吧?唱着,听着,人们的味觉、嗅觉都被激活了,最后,连视觉也有了:那散着甜甜麦香的顶上(煎饼中央)微黄的煎饼,那鲜美的红红的大虾……


煎饼的做法似乎并不复杂。把鏊子烧热,将掺得稀稠得当的糊子往鏊子上一摊,“嗤啦啦”一响,就是一张煎饼。待煎饼在鏊子上翘了边,用铲子铲一下,双手捏住,猛地一揭,就成了。


在以前,用来磨糊子的原料可以说五花八门:玉米、高粱、地瓜干、豆渣……听奶奶说,在“大跃进”时,甚至还要掺上地瓜秧、花生秧――最困难的时候,这样的煎饼也并非人人都吃得饱――就是很少见小麦。那时,小麦不高产,一个麦季下来,生产队人均几十斤小麦,金贵得很哪!刚分下小麦的时候,家里还能吃上几天麦煎饼。那甜甜的麦香,什么菜也不要,也能让人吃饱呢!再到后来,就只能烙很少的几张麦煎饼了。这几张麦煎饼,或是给老人,或是给孩子,或是给一家之主的男劳力,各家情况不同,可有一点却一样:麦煎饼和烙煎饼的人无缘。而且,烙煎饼的主妇不但不吃麦煎饼,即便吃其他的煎饼,也总是吃最难吃的头鏊和末鏊――可敬的母亲们哪!


烙煎饼是妇女的活计,也就成了姑娘们在娘家的一门必修课,烙得一手好煎饼自然也成了姑娘心灵手巧的标志。烙煎饼的工具有木头做的持板、竹子做的批子。一个好手,一边照顾鏊子底下的火,一边挥臂摊糊子,烙出的煎饼薄如白纸,受热均匀,顶上微黄,香气四溢。也有两人合作的,一人用风箱鼓火,另一人就更能大显身手了。有本领高的,记得对门一个二姑,不用工具,把糊子团在手上,在鏊子上快速滚动,比用工具摊的煎饼更薄更均匀,可以称得上是艺术品了。


摊煎饼用的糊子,那时是用石磨磨的。石磨磨出的糊子又细又均匀,可是有一条不好:推磨既累人更磨人,转了一圈又一圈,老是推不完。而且推磨总是在黎明时推,这样才不致耽误白天的活计。小孩子被喊起来时,都是睡眼朦胧,常常走着走着,又开始打盹,磨棍就会戳到糊子里。等到屁股上挨了父亲一磨棍,这才醒盹。醒了就两眼瞅着磨盘上的粮食盆。盆里的粮食总不见少,添磨的母亲总是不急不躁,半天才添一勺子。这时,孩子就会埋怨母亲添得慢,生了气,不再看粮食盆了。可不知什么时候,磨停了,孩子仍扶着磨棍往前走,被磨棍着实硌了一下。再看时,盆里已经没有几颗粮食,母亲正端起盆朝磨眼里刷呢。把磨棍一扔,回去再睡一小觉,醒来就可以吃上又香又脆的新煎饼了。


烙煎饼烟熏火燎,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实在是个苦差,可是馏煎饼却是妇女们的乐事。生产队里天天有活,所以起一次大早,烙的煎饼要够一家人吃两三天。新煎饼好吃,剩煎饼就皮条难咬了,要是天热,长点小毛,就非馏不可。馏煎饼要到烙新煎饼的人家,借人家烙煎饼的余热。具体做法就是把煎饼对折再对折,放在人家新摊好的煎饼上,一次可以放四个剩煎饼。新煎饼烙好了,剩煎饼也就馏好了。有时一家烙煎饼,常常有四五家来馏煎饼。这时,是妇女们的一个幸福时光:于烙煎饼的,既助人,又减了寂寞;于馏煎饼的,是一次串门,是一次家长里短的新闻发布会,是妯娌姊妹间的一次精神派对,是枯燥单调生活里的一点调剂。所以,馏煎饼时,是一个一个的来,走时却是一块儿离开,要不是家里人等着吃饭,谁不想再多拉一会儿呢?


现在,吃点大虾,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了,可煎饼仍是家乡人的主食。麦煎饼已经太平常,反而是过去大家不大愿意吃的杂粮煎饼,日见受人喜爱了。有的人离了煎饼,怎么也吃不饱。客居他乡的游子,在外久了,回到家里,****件事往往就是到母亲的厨房里,在煎饼里卷上一根大葱,再蘸点麦酱,美美地吃上一顿。于是,有些心眼活泛的家乡人,做起了卖煎饼的生意,利润倒也可观,而我们这些远离母亲的人,也可以吃到煎饼了。只可惜,那做煎饼的糊子不再是石磨磨的,烙煎饼也由机器代替了人,那煎饼里总似乎缺少了一点什么……


更让我感到悲伤的是,即使回到家里,也很难吃到母亲亲手做的煎饼了。我和弟弟上学的时候,每次回家,母亲都要烙上两摞小山似的煎饼,回学校的时候,我和弟弟一人背着一座“小山”和小山一样的期望,那份重量,使我们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因为烙得多了,母亲练得一手好活,为四邻所称道。可是,几年前,母亲得了脑血栓,万幸痊愈,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手脚不复有昔日的灵便。前些日子,我们兄弟俩带着孩子回家,母亲亲自下厨,为我们烙了一些面煎饼。那些煎饼,不再是我们认识的煎饼,又厚又不均匀,两个孙子吃得呲牙咧嘴,母亲一脸羞赧。我们兄弟俩,低着头,大口大口地吃着。我们心里是又悲伤,又庆幸:还有母亲为我们烙煎饼啊……


 


 


四月初八去赶会


乔俊文


农历四月初八是佛祖释迦摩尼的生日,是浴佛节。在我们这里,过去有庙的时候,到了这一天,和尚们要浴佛、诵经;而善男信女们扶老携幼,万人空巷,到庙里烧香礼佛,放生许愿,人山人海,好不热闹。此时,正是麦收前有空的时候,人们趁机会会亲朋,唠唠家常,顺手就把麦收的工具、秋庄稼的种子买了;青年男女,正好相亲,成了就要递手帕,送见面礼。商贩们瞅准了机会,蜂拥而至,遂成一个很大的庙会。


后来,没有庙了,到了这一天,人们还去赶会,称之为物资交流大会。在经济不发达的年代,那可真是一个大会,我就曾亲见南京、徐州供销社的摊位,所以我们这儿的四月八会可谓名扬大江南北了。大会会期三天,初七、初八、初九,初八是正会,最为热闹。离逢会还有四五天,工商所就开始忙着规划会场,这儿是服装,那儿是百货,这儿是木料,那儿是牲口,这儿是饮食,那儿是剧团……忙得不亦乐乎。四里八乡的村民,也开始按捺不住自己赶会的热情:低调点的,默默的准备点钱,计划着买点什么,抑或做点什么小生意;张扬的,早就开始呼朋引伴,商议着在什么地方碰头,一块逛街,一块吃饭;小孩儿们就更兴奋了,一面在和家长八字没一撇地讨论着要什么东西,一面早已迫不及待地告诉小伙伴自己将要如何如何了……整个乡村都要沸腾了,四月八会就是我们这儿的狂欢节吧?


到了四月初八这一天,公社的教育组真是善解人意,中小学全部放假一天,赶会!(离开家乡已久,我不知现在那儿还会不会、敢不敢给学校放假,但我知道 四月八会早已不再有昔日的魅力)所以,四月初八的清晨,青绿色的麦浪中无数条田间小道上,络绎不绝的,全是赶往会场的大人小孩。麦苗的清香弥漫在空气里,人们的欢乐荡漾在笑语里。此时的会场还比较安静,像一个巨大的海绵,默默地吸收着无数阡陌汇集而来的人流,膨胀着,膨胀着。随着太阳的升高,那膨胀的海绵似乎一下子崩裂开,整个会场忽然间就开始喧闹起来了。人们开始一遍又一遍地从这个市场走到那个市场,似乎市场上的商品都不入他们的法眼,很少有几个人会贸然打开他们并不很鼓的钱包。他们在贪婪地消费着一种免费的商品,那就是热闹。有一个人已经从会场来来回回钻了好几趟,热得满头大汗,似乎也忘记了自己究竟要买什么。略歇一歇,那人还要朝人海里钻。别人劝他歇一歇,你猜他怎么说:“一会儿人少了,还有什么意思?”因为人多拥挤,很多人挤丢了烟袋,钻丢了头巾,甚至大人和孩子失散。不要紧,那时民风古朴,散会的时候,人们大多能找到自己的东西,小孩也会找着大人。而有了这番经历的人们,散会之后自然就有了向别人炫耀的谈资。


至于孩子们呢,不管赶会前有多少计划和憧憬,到了会上也无非如此:刚到时,大人们被缠磨急了,会让他们喝一杯用糖精、色素勾兑的所谓“汽水”,吃一碗削得细细长长的浇了麻油的凉粉;到了中午快吃饭的时候,大人们开始购物了,会捎带着给他们买一双塑料凉鞋,一件小背心,然后领他们去吃上一盘油煎包子;要是大人稍微多带了一点钱,孩子就会幸运地得到一个红色的小鼓斗筦子,一对小泥壶,再小一点的孩子也许还会得到一花儿棒槌——这将是他们整个夏天的玩具。但是孩子已经很满足了,这个四月八会结束了,他们又在憧憬下一个四月八会。等到有一天他们不这样想的时候,他们已经是小大人了。


而我们家呢,四月初八早晨,母亲会早早起来蒸两锅包子,一锅做早饭,一锅带到会上去——母亲好像有过一次在会上没有买到饭的经历,不管真假,我们才不会和她较真呢。到了会上,母亲带着妹妹赶会,买东西,我们兄弟俩跟了父亲径直上后山去。干什么?去听说书的啊!父亲只有高小文化,可是他喜欢读书,记忆力又好,夏天在麦场河堰乘凉的时候,常常在大家的要求下,贩卖他从书上、说书场上看来听来的故事,我们也就自然喜欢上了听书。所以,父亲不带我们到街上逛,我们不仅不反对,还隐隐约约地觉得比别的孩子高出那么一点。到了说书场,说书的也正刚刚安摊:有说评书的,有唱大鼓的,有弹扬琴的……父亲领我们转一转,比一比,就会坐下来听一天。中午饿了,有带的水和包子,再买半斤炒花生,就凑乎了。我们可以边听边吃,可说书的怎么办呢?好像没见过他们停下来吃饭,他们可真不容易。


令说书艺人感到不容易的还有一件事,那就是收钱。书说上那么一段时间,到了情节紧要处,说书的便会戛然而止,喝一口水,央一位听书的帮忙收钱。一到这时,有个别蹭书的就会暂时离开一会,也有个别的,虽不离开,却会借口没有零钱,推三阻四。所以帮忙的这位虽然可以免费听书,却要热心,有口才,压得住场子才行。父亲经常听书,又热心,常常就担任这个角色。但是每次下午散场时,父亲却总是要单独给说书的一点钱,尽管艺人一再推辞,父亲却总比他们更坚决。我曾经问过父亲为什么,父亲很严肃地说:“书不可白听!”我到现在也不知道这是说书场上的规矩呢,还是父亲自己的规定?


说书的艺人大概有那么十几个,我们比较喜欢听的是《三侠剑》、《雍正剑侠图》、《十把穿金扇》之类的评书。用父亲的话说,评书都是干货,水分少;而我们兄弟呢,喜欢剑侠们那个世界的神奇瑰幻,快意恩仇。我到现在还能清晰的记得《雍正剑侠图》里人物的外号,例如“震八方紫面昆仑侠童林童海川、头顶八卦脚踏太极乾坤妙手王师古……”这些称呼真叫我着迷。更让我着迷的是剑侠们的诸如“踏萍渡水”之类的神奇武功和“大破剑山蓬莱岛”之类的不凡经历,到了紧要处,说书的唾沫星子四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我们也是和书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大气也不敢喘一下。忽然竹板一响,说书的要钱了,我才觉得自己宛如坐了一趟过山车,已经紧张出一身汗来!


到了下午,说书的散了场,父亲就带着我们兄弟俩到饮食区的大棚底下,大方地切上一二斤驴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嘛!父亲抿上几两小酒,我们兄弟就着驴肉吃包子,可真是大快朵颐。一场精神盛宴,再加上一顿物质大餐,嘿,这一天简直太圆满了!


四月初八去赶会,是我少年时期的一个美好回忆。


 


 


 


策应杨团起义


    杨团团长杨廷芸,庄坞村人,早年因被大地主杨介藩诬告,打了五六年的官司,赔光了家产,蹲了“班房”,后被迫流亡他乡,直到1930年杨介藩死后才回家。抗战爆发后,杨廷芸在家乡拉起武装,很快发展到700多人,自称团长,群众称其部为“杨团”。19398月,杨团改编为八路军115师东进支队第四大队,杨廷芸任大队长。194110月“双十大扫荡”,杨廷芸全家被俘,杨只身逃走,在沂河东城南村他的徒弟于殿云家暂避。此事被山南头村伪乡长赵品路发现,赵品路通过孙永俊将此事报告给日军顾问川本。川本认为杨廷芸可以利用,便叫警察所长杨学让把他请去。面对日军的威逼引诱,杨廷芸来了个“光棍不吃眼前亏”,暂时投靠了日军。


    杨廷芸回庄坞后,派心腹徐慎典向我党汇报了他被俘经过,表明他投降日军是在逼迫下的假投降。经过115师政治部主任肖华批准,同意他为“剿共团”团长,为我党做地下工作。于是杨廷芸同时交往三家:八路军来,好菜好饭;国民党来,大烟白面;日军来了,大摆酒宴。


    为控制杨部这只武装,鲁南区党委派原东进支队第四大队副大队长冷晓东带部分干部携枪投靠杨廷芸。冷晓东打入杨团后很快当了副团长。不久党组织又派杨舒仁打入杨团,担任军需主任(这为唐洪玉借军火带来了方便),接着又派共产党员杨崇斋担任杨廷芸秘书长,掌握情报。


    国民党特务刘次章为达到控制杨团的目的,指示特务杨羽翼搜罗地痞流氓60多人,投到杨廷芸部下,对外积极反共,欺压人民;对内拉拢利诱,一年之中,发展反革命组织成员100多人。


    日军对杨廷芸并不十分信任,川本在杨廷芸周围安了一些“盯子”,庄坞伪乡长杨如泉就是川本的密探。南营子村恶霸地主汉奸刘月亭也不断搜罗杨廷芸情报,想借日军之手搞掉杨团。


    在这种情况下,我党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消灭了杨羽翼、杨如泉。194255,由临沂县公安局长危益民带20多名公安人员生擒刘月亭,并于58处决了这个罪恶累累的汉奸。72,川本派13名特务到庄坞了解“反共剿匪”情况,杨廷芸立即将此消息告诉党组织,我公安人员将其一网打尽。此后杨团与党组织关系更加密切。我方曾以杨团的名义在敌占区开办油坊、煤窑、药铺等,在庄坞办了所医院,敌人扫荡时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都到这里隐藏。


    1943年冬,对敌斗争形势逐渐好转,党组织决定同意杨团起义,安排唐洪玉、王经堂等人由苏北赶回老家负责策应,强占以安头为中心的北至木柞、大唐庄,南至柴口、栗林、麻湖一线,牵制沂河以东敌人,保证杨团顺利举事。唐洪玉、窦礼娟、徐小嫚、张保玲4位同志先去安头联系内线同志,将敌人的兵力部署、火力分布等情况摸清。


    1944年正月16日,唐洪玉她们彻夜未眠。等到6点,由一个骑兵班护送她们到了根据地边沿。她们四人找一无人处,脱下军装换上便衣,雇了马车来到瓦窑马家,受到马家热情款待。


    17日晚,贺嗣峰把唐洪玉她们送到沂河边,备好了船只。唐洪玉一行逆流而上,船游如飞,不多时天空挂起了月亮,船已接近马头镇。这地方是唐洪玉当年卖酒的区域,路都很熟。到了北岸,突然来了一条船,一喊口令才知是17团二营派来接应的同志。唐洪玉等人上了船,正行驶间,发现河滩有盏灯,灯下有几个伪军。伪军大声喊道:“什么人撑船,干什么的?”唐洪玉她们停下船只装作修船。只见伪军后面突然来了几个推车的,直奔渡口而来。伪军大声命令:“站住,检查完再去渡口!”那几个人却不理会,放下车子快步走到伪军面前,乌黑的枪口对准他们,几个伪军举手投降。同志们押着俘虏,消失在朦胧月光中。


    她们到了庄坞地段,杨团派人跟她们对上暗号,并送上菜饭招待。唐洪玉四人随办事人员来到团部,杨廷芸亲自接见,又派护卫队用车辆将她们送到安头。唐洪玉找到安头村的杜本元、孟庆如、杨国栋等同志,在他们的帮助下,找了魏家一个单门独院的二层楼住下来,通知本地党员干部8点整到安头村东沂河毛猴园(沂河西岸面积广阔,河道错综,里面以桃树为主,地形复杂,利于隐藏,人们称它为沂河桃园也称毛猴园)集合开会。会上唐洪玉把保卫杨团起义的具体工作做了介绍和分工。


    天还没黑,唐洪玉与张保玲一起走进毛猴园,窦礼娟与徐小嫚两人在桃园外望风。


    党员干部到齐。唐洪玉给大家安排了两件事:一是让大家分头行动,摸一摸敌人兵力布防情况,多少日军、多少伪军,重型武器的数量和安置地点等;二是统计一下本地各村反动势力情况。目前当务之急是把基干民兵组织起来,以几百亩桃园为宿营地,等大部队来时配合主力作战。武器可以向杨团借用。


    唐洪玉派人将信函送到庄坞。杨团长见信后,立即将300支枪、20000发子弹、2000枚手榴弹、地雷等送往毛猴园。大家一致推举唐洪玉为安头村抗日队伍大队长,杨国栋为副大队长,窦礼娟为参谋长,张保玲为秘书长,杜本元为政委,徐小嫚为副政委,孟庆如为情报主任。就这样,一支年轻的抗日武装在安头村诞生。


    唐洪玉征用安头附近三辆马车,回到她的老家桥头。年迈的二嫂开门看到一年未见面的唐洪玉,激动地热泪盈眶。唐洪玉急忙向前迎去,扶二嫂坐下。前院的臧寿兰闻讯赶来,抱住唐洪玉的双肩一边流泪一边喊着:“可好了,唐会长回来了!唐会长回来了!”臧寿兰激动地跑遍了桥头四个圩子找来了杨红兰、王应兰、夏莲兰、李月兰、季开兰、张希兰,久别的“一玉七兰”终于团聚,大家喜笑颜开。唐洪玉说:“我来家就是想取点军火!”大家马上意识到又有战斗任务了,一个个睁大了眼睛。唐洪玉告诉大家:“时间还未定,就在近期。”大家都要求随唐洪玉参加战斗。


    大家齐动手,把大小武器从前后大院、东屋、地下室取出来装上马车,运到30里外的安头村。正月的晚上,天气寒冷,可大家却热血沸腾,马不停蹄地将武器按指定地点安放好。


    唐洪玉提笔写信:“孔政委、王经堂二位可好:我到目的地后,派人与杨团借来军火,在同志们共同努力下成立了地方抗日武装,共计600多人。为把仗打好,我从家中取来当年17团团长王麟阁研制的苏联军火并全部用上了,现设伏于安头村东毛猴园,望二位行动从速为盼。唐洪玉草。1944年正月二十九夜。”唐洪玉写完信让窦礼娟念了一遍,感觉妥当,就派孟庆如同志专程火速送达苏北十七团团部。


    见信后,党委马上研究,留下四营守卫苏北,其余部队全部北上,轻装上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插进敌人心脏,与地方武装配合,几个小时拿下安头、唐庄等敌人据点。并通知杨团从所布防的峰山、文曲山、蝎子山、黄山等据点撤出,由我军占领。


    一河之隔的敌人出兵来犯,又被我伏兵打击,只得龟缩在李庄,向临沂告急。临沂敌军出动重兵,风卷而来。我军避其尖锐,主动撤出,设好埋伏圈。敌人不知是计,钻入圈套,以沂河两岸土堰为依托与我军开战。


    伪军大队长孙永俊,日军城防副司令黑天太郎洋洋得意:“共军不会用兵,这样的军事基地都不守。”下层军官拍马屁说:“土八路想守能守住吗?岂敢以卵击石!”


    王经堂一声令下,我方全面开火,敌人阵地一片火海。满河床的敌人不战自乱。我军趁机吹起冲锋号,埋伏在毛猴园的地方武装枪炮齐鸣,杀声震天。敌人被打得哭爹喊娘。河床内鬼子与伪军死尸相伴,战马、武器满地都是。


    敌人万般无奈只好向杨团求援。杨团回电:“东部几据点都被共军占领,我军被困其中,难以摆脱,不能前往增援。”敌人在援兵无望、难以再战的情况下,狼狈逃走,抛下军火物资一大宗。我军追杀十余里才收兵。 此后,敌人不甘失败,几次纠集队伍,结果屡战屡败。17团杀出了军威,在唐庄、安头、柴口、栗林、马湖一线站住了脚。


    经过周密准备,1944413夜,3颗红色信号弹在庄坞腾空而起。庄坞炮楼首先起火,紧接着层山、涌泉、徐围子、黄山、兰山等杨团所属的17个据点也相继着火;与此同时,磨山、华元寿、长城等14个伪据点火光冲天。翌日,各路起义队伍打着红旗,迎着初升的朝阳,奔向预定的集合地点。杨团起义顺利成功。


 


李之怡 共164篇 推荐7 优秀5
姜恩泽 共108篇 推荐22 优秀10
刘鼎轩 共98篇 推荐36 优秀24
马维霞 共80篇 推荐0 优秀1
陈永娟 共64篇 推荐15 优秀9
江秋 共63篇 推荐2 优秀2
陈乐乐 共60篇 推荐3 优秀0
胡豆儿 共59篇 推荐9 优秀7
房云玲 共57篇 推荐47 优秀5
董千里 共55篇 推荐30 优秀22
友情链接:百度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凤凰网   央视网  卫星地图  大师邦
关于本站 | 合作加盟 | 积分计划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声明 | 问题解答
作文批改网 www.duzhenfang.com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 电话:13864984078.
备案编号:鲁ICP备12014725号-1,设计制作:作文批改网
228.51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