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 >> 汉中市 >> 勉县 >> 定军山镇
遥远的陕北
短暂的陕北之行,使得陕北不再陌生。它不再是仅仅地图上的陕北,也不仅仅是中小学课本上或者作家们笔下、影视作品里的陕北。它真切地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让人仰视,让人回味。
一、黄帝陵
知道黄帝陵是在书法杂志上和历史教科书上,是在每年的新闻媒体上。郭沫若先生题写的“黄帝陵”三个字,显得古朴苍劲。历史教科书上提及陕西为华夏先民活动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的黄帝的陵墓就在黄陵县的桥山上。每年的新闻媒体上都有关于清明祭祀黄帝的大量消息及图片甚至简短的视频。于是乎,敬仰之,向往之。
我们的车还未进入黄陵县城时,就经过了一个叫做“观景台”的地段,我心想,黄陵应该不远了。果然,车子在山坡上盘旋了几圈后,就到了县城,然后停在了一个小型广场上。还没下车,我们已经看见对面台阶上面有画面中曾经出现过的建筑。那建筑处在几层台阶上,显得巍峨壮观。经过了一座平板石桥后,就登上了台阶,然后就进入了一个宽敞而肃穆的庭院。院中的古柏很多,其中一棵名为“汉武挂甲柏”,甚为粗壮苍老。据介绍,此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整个建筑群落基本成对称分布。随后看见的高台上的较为新鲜的建筑,显得古朴简约。据介绍,那是里面最新的建筑。那个底部呈正方形,顶部有一个巨大的圆形天窗。这种样式是罕见的。据介绍,这是为了体现古人“天圆地方”的观念。新旧建筑之间还有一个巨大的广场。广场的东西两侧各有二十八面杏黄旗在风中飘舞。东北角有一口大钟,西北角有一面大鼓,不过是被包起来的,看不见鼓的具体形状和颜色。
随后,我们又步行登山,去看那在山巅的黄帝陵。经过一段掩映在柏林里的水泥路后,就到了一个小型停车场。然后又拾阶而上,随后就到了距离顶端很近的一个路口。路口竖起了一通石碑,上面写有“文武官员到此下马”的话。导游说,那是当年主持修葺黄陵的陕西巡抚所书。上到顶端后,见一个高耸的土堆,底部有块石碑,上面写着“汉武仙台”,据介绍,那是汉武帝当年征匈奴后返回时让士兵们手捧泥土堆积而成的,他想借黄帝的灵气在此升天成仙。导游还介绍说,那个土堆右侧的台阶是七十七级,左侧的是七十八级,人们从右侧登台,从左侧而下,取“七上八下”之意。在土堆后面不远处,有个不太高的建筑,里面香烟缭绕,里面有一块大扁,上书“人文初祖”四个大字。我看了一阵后,也去体验了一下“七上八下”之感。登上高台,透过柏树枝叶缝隙,可以俯瞰黄陵县城,也可见周围的山景:树很少。
下了桥山山顶,又回到了当初进门处。没想到,那道木门已经上锁了。当时刚过下午六点半。游人们陆续从台阶上下来站在桥上等待,站在桥上观风景。桥下是绿色的水,但是似乎没有什么心情再去欣赏了。一些游客在里面使劲地摇动着门扇,并且不停地埋怨着。渐渐地,桥上聚集了一二百游人,甚至还有了咒骂声。大约七点钟,终于有人来开了门。我真不知道,这些管理者是如何管理的。要是黄帝地下有知,真不知该怎么责罚这些管理者呢?也许黄帝是宽容他们的,但是他们那种做法难道就是对黄帝的尊敬么?这些游客大多数应该是外地人,他们都是冲着黄帝而来的。孔子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些管理者似乎只知道遵循所谓的时间规定,却不知道“规定”是为远方的朋友们服务的。看来,让他们管理黄帝陵是不是有点屈才呢?
二、壶口瀑布
关于壶口瀑布,还是在电影《黄河绝恋》中有所见识。之后,在一些画面中时常见到。而且,以往还曾知道柯受良曾经驾车飞越瀑布,山西青年朱朝辉曾经驾摩托车飞越它。再后来,读到莫伸的《壶口,壶口》,也由衷地羡慕起他的福气了。
汽车由洛川县城出发,在高原上高高低低地走。导游介绍说,快到黄河边上了。说着说着,我们侧身向右边一看,有一条峡谷,里面流淌着黄水。有人说,那就是黄河。经导游证实,那的确是黄河。我们很多人几乎都说:“那就是黄河?”无不惊讶。随着汽车顺着公路下降,我们的视线渐渐能够平视整个黄河峡谷了,自然也看见了细微的黄河水流了。整个河滩显得比较平缓,河水的颜色与两边的石头沙地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两边的山上树木很少,那绿色几乎如同韩愈说的“草色遥看近却无”。当我们的车逐渐驶进停车场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股浑黄色的水流河床突然落下的情景。我们随着人流缓慢地跳过一些小水坑逐渐靠近了岸边,终于见到了钦慕已久的瀑布。这就是壶口瀑布吗?大约二十来米宽的水流从一个平台上扑下了大约二十米深的U型的水槽,发出轰隆轰隆的声音,溅起了团团水雾,然后略微平静地向南奔流。在那水坑里面,水波依然翻滚着,翻滚着,然后似乎无声地开始了流淌。我实在感受不到很多文章中画面里的那种冲天的气势,感受不到那种仰慕已久的不可遏制的狂野不羁的气势。在我眼里,它显得如此的瘦弱,如此的单薄,如此的乏力……这就是壶口瀑布?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壶口瀑布?这就是激荡着华夏儿女心潮的瀑布?这就是被历代文人墨客笔走龙蛇的瀑布?有点失望,有点遗憾!我不知道这瀑布是怎么啦?尽管如此,两岸游人齐聚,蹑足于岸边,争相观赏议论,与瀑布留影者难以计数。我们换了几个景点也想睹其全貌,可是难以如愿,只好在能容足的地方对着水流拍摄了几张而后等车离去。
三、延安
一个多么神圣的名字,从小时候起就深深地印在我心里;一个多么庄严的画面,在很多画面中出现……
南泥湾
汽车在蜿蜒的山梁上奔波了几个小时后,听导游说,将经过南泥湾。我们的心一下子激动起来了。那“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的歌声似乎又响在耳畔。导游见我们的兴致很高,就答应在南泥湾停留几分钟。车子在沟底不断地行进,终于停在了一个小平地路边。这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地方,山势低缓。车子停稳后,我们奔下去,看见路边小广场上一组雕塑立在正中,下有当地人手书的一个木牌上写着“南泥湾”三个红字。在雕塑的周围有一些步枪和红缨枪,还有八路军服装。我们还没有看清全貌,就有人涌上来问我们是否照相。我们谢绝了。随后,我们拿出了相机,对着雕塑拍摄了几张。那雕塑是一群身着破旧衣服手拿䦆头的农民模样的士兵在挥汗挖地的样子。在广场的一侧,还有一个耸立的纪念塔,上面镌刻着人们熟知的八个大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落款为“毛泽东”。向对面山腰上望去,可以看见一个平台,上面也有大字:“观景台”。我们稍事停留,就出发了。公路两旁的河滩地都极为平坦,还可以见到稻谷茬子。导游介绍说,整个延安地区几乎只有这里能够种植水稻。河里竟然有水,有的地方竟然还有大小不等的池塘。两边的山坡上树木已经发芽,显出了春天的气息。导游介绍说,这里是当年朱德总司令在延安周边地区勘察时发现的一块风水宝地,后来就由王震率领的三五九旅部队在此开垦。当“三五九旅是模范”的歌声再次回响在脑海里时,我似乎看见了当年那些衣衫褴褛挥汗如雨的士兵们挥舞䦆头山上尘土飞扬的情景。那些灌木荆棘在短时间里倒下了,那些玉米以及水稻渐渐地从土里发芽了,那些闪亮的玉米棒子一堆堆地映照着人们的笑容……而今,这里的山渐渐绿了,田地里很少见到人影,只有树木静静地绿着……王震……郭兰英……一个时代过去了,但是,他们永远刻在人们心里,永远映在人们眼前!
延安革命纪念馆
我们感到延安城时,太阳已经开始偏西了。导游将我们带到了“延安文化艺术馆”,将去参观经过筛选的一些革命文物。据说,新的纪念馆正在修建之中,所以就暂时由“延安文化艺术馆”代为履行革命纪念馆的职责。那个陈列馆显得秀气。一进门,可以看见一个《说明》。随后,从左边进去,就可以看见一幅泥塑作品:那是毛泽东和周恩来在一个窑洞门口迎接刘志丹的情景。周恩来站在毛泽东身边,想必是向毛泽东介绍刘志丹,毛泽东和刘志丹都向前倾着身子,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他们的目光里流露出来的是热情,是期盼。简陋的窑洞,瘦弱的身躯,紧握的大手……刘志丹,这个陕北的汉子,是他,是他所代表的陕北人民开辟的根据地迎接了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是他们,容纳了中国革命的有生力量;是他们,为中国革命提供了一个长达十余年的新的根据地。他们的手在此紧紧地握在了一起,那是革命力量的团结,是对共同理想的追求,是对中国人民的贡献!而刘志丹,没有能够亲眼看见革命的火种化为辉煌的中国……但是,人民以一个“志丹县”来纪念他,使他永远被定格在中国革命史上!馆内的其它文物述说着同样的主题!
枣园
“枣园的灯光喊前进!”
出了城区,车流不再那么拥挤。当车子停在一个山沟里的时候,我们知道,枣园到了。门口是一些摊点。这在任何一个旅游景点都随处可见。进到院子里面,扑面而来的是一阵阵凉意。抬眼四望,到处是蓊郁的树木。虽说院子里的游人也不少,可是整个院子仍然显得很安静。据导游介绍,这里原本是一个地主院落,闲置后被政府接管,然后毛泽东等人及中央机关就搬迁进来了。最为显眼的是院子中间的一座雕塑群,那是按照“1: 1.2”的比例塑造的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五位书记。他们目视前方,神态自若,眉宇间流露出的是对胜利的期盼和自信。他们的身后是简朴的窑洞。那些窑洞分布在三组台阶上。那些窑洞朴素得如同我们在路途上看见的那些民居,唯一不同的是它们成为一组,安静地在站在这个静谧的院子里。那些门窗以及里面的桌凳、床铺都是很随意的木制品,只有朱老总的屋子里有一对沙发。据导游说,那是老百姓做好后送给毛泽东,而毛泽东又转送给朱老总的。在当时,这绝对是奢侈品。现在,它显得十分陈旧,陈旧的不仅仅是它的材料,更是它的样子和风格。听着导游的介绍,我们很难想象就是在这里,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殚精竭虑,宵衣旰食,粗茶淡饭。当年日本人曾经对延安城狂轰滥炸,但是枣园因为它的树荫而幸免。日本侵略者指挥官和飞行员怎么会想得到,在这个偏僻而安静的地方就住着他们蓄意要置之死地的敌国伟人呢?他们怎么会想到,他们恨之入骨的对手就是住在这样一个和民居没什么两样的地方呢?他们怎么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地方的主人,使得他们在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后灰溜溜地滚回到了那个弹丸之地的岛国了呢?大门里面那些小店里仍然在播放着江青等人如何如何的视频。想来真是有点遗憾,堂堂伟人毛泽东,就在这里,让一个民族灾星有了登上政治舞台的机会。那些商贩们播放这些视频时,是不可能也不需要去思考这类问题的。他们似乎只关心游客们掏腰包的态度和数量。这也可以理解。当年,这里的主人不就是为了使今天的人们能够有一个饱鼓鼓的腰包么?
杨家岭
“杨家岭的红旗高高地飘。”这还是贺敬之的诗句。车子还未开进去,果然见到一面红旗迎风飘扬着。我没有问及这个地名的来由,只是在心里想着应该是一个高坡,但是汽车停下来后,才知道是个山沟。虽说是早晨,游人却很多。讲解员和游人时常难以相随。矗立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做两层楼房,风格简朴。在一个横式建筑的侧面有五个大字:“中央大礼堂”。据说,这事当时社会部部长康生所书。历史还是给他留下了本来面目。感谢历史,更感谢保持历史的人!这座建筑的影像曾多次在影视作品中出现。因为它记录了中国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大事,它是中共七大的召开地。礼堂里的地面呈后高前地的地势,主席台上的布置显示了当时的面貌:简朴而大方。中国共产党就是从这里走向了人民大会堂。简朴变成了豪华,没有变化的是庄重。这座建筑紧挨着山脚。阳光还没有完全映照在这里,使得这里更显幽静。隔了一条公路,对面山坡上是毛泽东及朱德等人住过的窑洞。这些窑洞依然很简朴。每组窑洞都有很矮小的院墙隔着。窑洞里面几乎没有什么家具,简朴得如同后面那些山坡。如果没有门口墙壁上的标志牌,如果没有别人介绍的话,谁能想到这里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等人的居住地、办公地呢?谁能想到,斯诺就是在这里见到了他仰慕已久的中国革命领袖呢?一切太简朴了,一切又太神奇了。平反而又伟大的人们在窑洞里生活,窑洞里办公,窑洞里会客,窑洞里展望世界,窑洞里指挥革命,窑洞里承载了责任,窑洞里完成了使命!站在窑洞前面,还能看见下面的一小块平地,那里面立着一个牌子。讲解员介绍说,当年毛泽东就是在那里种菜的。我想,这既是革命的需要,也是毛泽东等人最朴素的一面。他们需要为革命事业减轻负担,也需要适度的自我调节。他们找到了合适的方式,正如他们当初选择自己的使命,既使得中国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使得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里的一切,显得那么朴素、自然而又协调。如果当时那些日本人、美国人、国民党人也到这里看一看,不知会怎么想?
我们在门口买纪念品时,顺便对那个小贩说:“你们沾了领袖的光了。”那人说:“你说的不错,毛泽东是伟人,了不起。不过,没有我们陕北人的话,他们在哪里落脚呢?”虽然他说的是方言,我还是听清了,听懂了。是的,他说的也没错。如果没有陕北那片贫瘠的热土,那中国革命的历史必将重新书写。但是,我又在想,如果没有陕北,那毛泽东等人还会寻找另外的“窑洞”,还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在中国大地上。我们不是当事人,我不是历史学家,仅仅是个游客,是个参观者,也算是个朝圣者。我们是站在时间长河的下游回顾上游的水流的。无论假设多么完美或者偏执甚至荒谬,都是一种假设而已。我们唯有钦佩:钦佩毛泽东,钦佩陕北人民。他们都属于那个时代,但同时应该属于整个中国历史。
这里虽然离延安闹市区不远,但是无车马之喧闹。当年那些从延安的山山峁峁走下来的代表们,从中国各地穿越检查站的代表们,他们聚集在这里时,他们看见的一定是自己登上成功的台阶的那种情景,一定全国各地旧貌换新颜的景象。尽管他们没有去想象他们的后人——我们会乘着怎样的车怀着怎样心情以什么样的方式走进这里,他们也可能没有想象他们的身影消失后,这些建筑物依然矗立,这些树木年年绿着。这些情景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的心血没有白费。当我站在“中央大礼堂”后面看着一些游人穿戴着八路军的服装在那里喜笑颜开地照相时,我忽地一下子有一丝惆怅。毛泽东和朱德的画像还在主席台上面的帷幕上挂着。他们早已作古,后人笑着和他们合影。但是,这种心思一闪即逝。
延安城
我们在延安城呆的时间没有超过一昼夜。由于很多时间在坐车,以至于像我这样的人竟然分不清城里面的方向了。
这里的火车站是新建的,距城区还有一段距离。正如导游所说:“很漂亮,但是‘人气’还有点不足。”但是,这毕竟是联络延安与其它地方的一个纽带。我们坐在车上看,那的确是比较漂亮的。延安的高楼比较多。据导游介绍说,****的建筑有28层。这在内地较小的城市里算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在一个显得狭窄的城市里更让人有一种高耸入云的感觉。在清凉上下的街道边,还有依山而建的窑洞。看样子,那些窑洞还在使用,甚至就是小的店铺。前往枣园的两旁有些新楼房,街面风格都很相似,那些门窗差不多都是窑洞型的。无论是城市里面还是我们看见的郊区的建筑很少有陕南的这种红色调或者黄色调,几乎都是白色或者浅灰色,显得素雅而明净。这或许是设计者们考虑到具体的环境问题吧。那在画面上出现过多次的延河大桥在那些新楼的衬托下显得有些陈旧。不过,我终于在车上感受到了当年看见过多次甚至我自己也在作业本上画过多次的既有延河桥又有宝塔山的角度。那幅画面想必也早已定格在很多中国人的心中了:画面的左侧是侧向延伸的延河桥,画面正中是巍巍耸立的宝塔山。只可惜延河水很少,很细。延安城里的街道有点狭窄,车流就显得有点多了,有时竟然还略有堵车。导游说,一般情况下,晚上八九点以后街上的行人就比较少了。但是那天由于是节日,加之清凉寺似乎有庙会,所以街上的人还是比较多的。由于我们同行者较多,大家都是在饭店里统一吃饭的,加之时间已晚,没有去领略街上的风味小吃。就饭店里面饭菜而言,只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当今的宾馆尚且如此,当初的延安一下子增加十数万人,而且又遭受封锁,生活是很等地艰难!那些在南方鱼米之乡生活的人,那些在大城市里见过红灯绿酒的人,听过繁弦急管的人,能够抛家舍业在这里生活、工作,的确很不容易啊。
如果说枣园、杨家岭等地是当年中国革命的心脏,那么宝塔山就是延安的名片。宝塔山就在延安城边。
在入口处旁边的护坡上,镌刻着“舒体字”:“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这还是贺敬之的诗句。凡想去延安的人没有不愿登上宝塔山的。我们登山时已经是薄暮冥冥了。登山一望,可以俯瞰大半个延安城,尤其是新建的体育馆历历在目。夕阳西下,整个延安城渐渐地让灯光覆盖了。站在东面看宝塔,在绿树掩映下的宝塔越发显得雄伟。遥想当年,那些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的热血青年们登上宝塔山时,该是多么的激动啊!尽管已是华灯初上时分了,我们下山时,还有一些游人向我们当初一样说说笑笑地疾速往上走着。次日早上临上车时,很多同行者自然是背依宝塔山留影。
四、山水
说实话,我们经过的地方,除了黄河水流较大而外,几乎没有看见像样的水流,以至于我在宾馆下榻时用水尽量开得很小,深怕没水了。我们的车从壶口瀑布赶往延安时,经过一段山梁,发现在山梁顶上竟然住着四五十户人家,而且很多房子都是新修的。我们同车人不约而同地追问:他们在哪吃水呢?是啊,他们在哪取水呢?水是生命之源,这源泉在哪里呢?这些人世代生于斯,长于斯,是如何抗击干旱的呢?难怪我们经过南泥湾时,看见路边有个小池塘,都感到惊讶。
正如导游所说那里的山势不像陕南的山一样显得有些陡峻,大多都比较平缓,似乎有意让这里的人们便于上下。但也不排除一些地方似乎经历过长期的冲刷后突然间掉下去很多泥土,呈现出一个个断崖,有点山西太行山的味道。我们预先埋在心里的陕北黄土高坡可能就是千山万壑,可能就是满目焦黄。不过,我们看见的这种景象不是很多。一旦看见,很多人都举起相机不停地拍摄。似乎这种景象才能代表陕北高原的风貌。其实,我们经过的大多数地方山坡上都有一些树木,尽管那些树木差不多就像陕南的灌木,但也有偶尔间鹤立鸡群者。尤其是南泥湾一带,那里的高大树木还不少,给黄土地平添了许多生机。半山腰以上几乎都被或密或疏的树木覆盖着。公路两边有很多土地,比较平坦,有的地方还有塑料大棚。可是,我们没有看见土地里有什么禾苗或者菜苗。导游说,这些土地已经下种,只是还没有长出苗子。田地里也很少见到耕作的农人,大概是耕作期已经过去了吧,或者是由于中午时分比较热的缘故吧。有的地方还有一些“鸡啄米”式的机器。导游说,那是小型采油机。那些机器的周围大多都有矮小围墙。那也算是画地为牢吧。公路沿线偶尔能够看见一些村庄。那些房屋都不是很高,平顶者较多,新旧参差不齐。很多村庄后面的山坡上还有一些窑洞的遗迹,但是也有一些窑洞前还能看见有人在活动,那自然还有人居住。每当看见窑洞时,很多人都情不自禁地反复张望,似乎要看穿它们的真面目,然后再指指点点。如果再有人先看见窑洞,又会说一声:“窑洞!”
如此瘠薄的山,如此贫瘠的水,它们是如何养育世世代代的陕北人的呢?又是如何承载七十多年前那场震撼世界的中国革命的呢?奇迹!陕北人能够在这里生活,本身就是奇迹!导游还给我们唱了一些陕北民歌。长时间坐车有些单调乏味,但是导游的唱的陕北民歌在车里回荡,人们的困倦时常被一扫而光。这歌声虽有些单薄,但是它们还是有些地道的陕北味道。看着车窗外的远远近近、山梁,听着悠扬起伏的曲调,我真不知道若干年前这些陕北人是怎么在这样的地方唱出苍凉而悠远的歌声的。一片贫瘠的土地,却唱出了享誉全国的信天游!奇迹!
2009年5月9日22: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