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文友,学写作,就到作文批改网! | 收藏本站专版专栏 |RSS订阅     欢迎,朋友 | 免费注册会员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会员中心
玉米地的劳作
发布时间:2020-04-01 22:15:15 作者:乔俊文 发布者:minerhaoxue 浏览次数:2796  类别:我的随笔  
山东省 >> 临沂市 >> 郯城县 >> 郯城美澳学校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在我的家乡,过了芒种,农人一面要忙着从老天爷的手里抢小麦,一面要看老天爷的脸色,相机种上玉米,焉能不忙?当然,这应该都是十年前的情况了,如今,随着机械的普及,农人已可袖手旁观机械忙了。

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玉米还不像现在这么普及,割了小麦,农人可以种高粱、谷子、地瓜、花生、大豆、棉花等等,玉米只是冬小麦的后继者之一,不能一家独大。可不知怎么了,种着种着,只剩下玉米了,偶尔在山地还能看到几家种地瓜、花生的,其他作物基本销声匿迹了。

也许,玉米的种植相对简单些吧。割了麦子,不必耕地,顺着麦趟,农人在麦茬间挖个坑,就可点上玉米,所需要的就是点播前后老天爷下场透雨。可是,农人没有想到的是,被简单的开始引诱着,却要为它操碎了心。其实,世间很多事情不都是如此吗?为了名利,失了潇洒;为了潇洒,失了自由;为了自由,失了自己……人就被各种引诱逗引着,走过了一生。但是如果没有这些逗引,人生又该何等无味!

打麦场里刚刚忙个大差不差,玉米苗就悄悄破土而出,农人们连一口长气也来不及喘,赶忙移师玉米地,间苗去也。播种时,怕苗出不齐,每个坑里要多放几颗种子,此时大概率地都吐芽破土了。农人要在极短的时间内,也许就是那么一眼,快速地估计苗子的一生成就,狠心地保留将有大成的一棵,拔去其他看似也不赖的苗子。我想,此情此景,稍有感觉的人都会有纠结的时候吧?无奈生长空间、阳光肥水就那么多,选择是必然的选择。其实这个道理,先贤早已告诉了我们,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可是几棵那么相似的苗子,谁知道哪棵是鱼哪棵是熊掌呢?但是,纠结归纠结,毕竟还是甜蜜的痛苦,如果坑里的玉米或者因为种子,或者因为干旱,或者因为害虫,没有一颗萌芽的,那么农人就要补苗了。补苗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移植其他地方的苗子,一是补种种子,无论哪种方式,都意味着这地儿的苗子的生长要远远晚于其他苗子,农时不等人,大概率地,这棵苗子要白费了,秋后农人只会收获一棵不结玉米的秸秆。这样说起来,大自然对人要宽容多了,苏老泉中年读书,也有大成,姜太公晚年垂钓,也能钓得一代明君周文王。

玉米苗长到一拃多高的时候,就要施肥了。施肥方式是在四棵玉米之间,挖一深坑,放入大概一铲化肥,这一铲化肥多半是碳酸氢铵和磷酸二铵的搭配,这就是玉米一生的营养品了,至于玉米还缺什么,自己到地里找去吧,地里多多少少还会留存点什么吧?从人们抛弃农家肥和传统的耕作方式那刻起,农人就不再是传统的农人,也似乎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农民,他们都成了蹩脚的化学家。记得当玉米长到半人多高的时候,我们还要给玉米滴芯,就是把六六粉拌上沙子,撒到玉米芯里,以杀死钻心虫。再加上点播玉米时,种子也是拌了3911农药的,一顿猛操作,玉米地里彻底清静了,玉米地纯粹是玉米地了。记得在生产队的时候,玉米趟子间隙很大,间种着大豆,大豆上时见被豆虫吃花的叶子,到秋收的时候,孩子们就可以捉到黄橙橙的豆虫了,还可以捕捉蚂蚱、蝈蝈、蟋蟀,庄稼倒了,田地里仍然野味十足。那时确实粮食不够吃,但是后来农人的眼里只有粮食,为了粮食无所不用其极,也许并不是幸福生活该有的模样。

玉米苗上过化肥不久,就该耪头锄草了。耪地的目的是除草、松土,还要把开始腐烂的麦茬晃倒。刚上了肥,野草也疯长,并且很多都长在麦茬缝里,不把麦茬晃倒是不能除草的,所以耪地倒成了重体力活。当时播种的方便,留下了耪地的苦累,可见世间的功课是缺不得的,缺了,也早晚要补上的。道理好明白,可惜人常常不长记性,我们千辛万苦得来的经验教训,也不过是我们苦累时的几声叹息。耪地时,要拣一个晴天大太阳的日子,这样才能晒死野草,至于人晒得怎么样,那是不能考虑的。“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正可做此时的写照。我想,但凡在玉米地里耪过地的,也容易理解卖炭翁“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心理吧?吃过苦受过累的人,才会站在农民的立场为他们说话吧?

耪过头锄草,过个十天半月的,就可以耪二锄草,再往后,玉米苗一天一个样,遮天蔽日的,野草大势已去,兴不起什么风浪了,农人可以稍稍休息一下,坐等玉米收获了。耪二锄草,多为找补,活道已经非常轻松,可惜很多经过了耪头锄草劳累的青年,常常偷懒,省了这道工序,玉米地里野草长得荒了一般。

玉米长过人头,田野里起了青纱帐,整个天地间弥漫着玉米授粉的味道。此时的玉米地,是属于拔猪草的孩子们的,玉米地里有太多的神秘和惊喜;它又是属于陶醉在爱情里的青年男女的,玉米秸秆的汁液,和甘蔗一样甜蜜;它当然也属于忠于土地的最后一代农人,比如我的父母,他们在我的怨声里,带着我钻玉米地薅草。玉米棵的间隙里,稀稀疏疏长着一些野草,实在不会影响玉米的生长;而玉米地里又闷又热,薅草要从南到北,一步不落,枯燥无比,实在不能和拔猪草的随心所欲相提并论。可是母亲有她的理论:薅了草,不光有利于玉米的生长,还可以防止拔猪草的小孩进来祸害玉米棵。她的理由竟让人辩驳不得,因为哪块玉米地里都有孩子们疯跑留下的痕迹。可是,粮食的价格那么便宜,很多人已经不种地了,母亲的理论实在出不了这块玉米地啊!

白露之后,玉米渐渐成熟,心急的老农每天都要到地里转一转-----------也许,并不是心急,那应该是欣赏,是享受,是收获的热身。等到哪家一开始掰棒子,千家万户仿佛得了号令一般,推着排车,拿着䦆头,纷纷涌向玉米地。收获固然让人喜悦,却也着实劳累:前面一个人掰着棒子,一袋袋或一堆堆的放好,后面一个人用䦆头把玉米棵刨倒码好。不能等玉米棵 倒了再掰,因为会漏掉玉米,所以掰玉米的又闷又热,还浑身刺挠;刨玉米的,最好把玉米棵连根刨起,否则耕地时不好耙地,所以刨完玉米,胳膊准得疼几天,没准手上还要起个水泡。但是终归还是喜悦的,特别是青纱帐呼啦啦地倒下一大片,秋风****次顺畅地掠过田野的时候,农人们终于可以伸一伸懒腰,长长出口气了。把玉米和玉米棵运回家,可以在平房上或大路边悠闲地搓晒玉米,和邻居们大声地聊聊今年的收成了。这是一段阳光明媚的日子,是农人能够把玩自己的劳动果实的时光,因为种麦还早着呢。由于全球变暖,“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农谚早已过时,农人们就这样被动地被扯入了世界的炎凉。

来年芒种过后,农人们还会割了麦子种玉米,玉米好种嘛!他们早已忘了玉米曾经给他们带来的辛劳。

 

李之怡 共164篇 推荐7 优秀5
姜恩泽 共108篇 推荐22 优秀10
刘鼎轩 共98篇 推荐36 优秀24
马维霞 共80篇 推荐0 优秀1
陈永娟 共64篇 推荐15 优秀9
江秋 共63篇 推荐2 优秀2
陈乐乐 共60篇 推荐3 优秀0
胡豆儿 共59篇 推荐9 优秀7
房云玲 共57篇 推荐47 优秀5
董千里 共55篇 推荐30 优秀22
友情链接:百度   新华网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   凤凰网   央视网  卫星地图  大师邦
关于本站 | 合作加盟 | 积分计划 | 联系我们 | 投稿须知 | 版权声明 | 问题解答
作文批改网 www.duzhenfang.com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 电话:13864984078.
备案编号:鲁ICP备12014725号-1,设计制作:作文批改网
263.67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