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少女和男友开房,竟是因为读了波伏娃,看来开卷未必都有益
【一】
在网上看到一位女性家长讲的“家丑”的故事。
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妈妈都是有文化有教养重视家庭教育的明白人。他们有两个孩子,大的是个男孩,16岁,上高中,从小管得严,在学校表现很好,学习也很努力,让父母都很满意。小的是个女孩,14岁,上初中,比较叛逆,比较任性,让他们很头疼。
夫妻二人一直认为,男孩子要严管,对女孩子的管理要相对宽松。这个女孩喜欢读一些外国作家的书,他们也没有制止。特别是女孩读了不少法国女作家波西娃的书。虽然他们夫妻也觉得这些书籍不适合初中学生阅读,但没有强制约束,一是觉得开卷有益,二是觉得对女孩子不必管得太严,要给孩子宽松的成长环境。
我没有读过波西娃的作品,从百度上可以查到,波伏娃是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创始人,她和法国另一个存在主义作家萨特是恋人,但是两人终身相爱一直没有结婚。波伏娃曾经以自己的真实经历创作过一部小说《三角关系》。据说,波伏娃和萨特的私生活都比较混乱,都有多个情人,所有人之间都可以相互发生性关系。还有学生家长向官方提出控诉,控告她腐蚀毒害未成年人。从百度上查到的内容看,波伏娃的作品,是不适合让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形成的青少年学生阅读的。对于年幼无知,缺乏分辨能力的少男少女,读了这些书,可能会接受其中对个人成长有害的东西。
究竟波西娃对他们的女儿毒害有多大,多严重,他们根本不知道,他们只能看到表面,看到孩子天天上学,天天回家吃饭,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就行了。
他们在和女儿平时的交谈中,偶尔也会发现女儿无意中流露出对父母教诲的不屑,但是他们只是简单地认为这是女儿青春期的叛逆,不知道女儿心目中的人生观价值观,已经与他们的期待相去甚远,不知道女儿正在突破他们心中的道德底线。
他们发现,女儿恋爱了,男的是女儿的同学,也是初中生,十四五岁的年龄。他们及时地对女儿进行了引导,特别强调不能影响学习,不能有过分亲密的接触。
然而,14岁的女儿却背着大人偷偷地去宾馆开房了。
那天晚上,女儿没有回家,他们满世界地找。后来他们找到了,女儿和那个男孩子在宾馆开房了。他们是和那个男孩子的家长一起去的。打开房间门,两个孩子都是赤身裸体,已经突破了禁区,做了他们这个年龄不该做的事。
他们把女儿带回家。妈妈最担心的是女孩怀孕,赶紧让女儿口服避孕药。而后,爸爸则对女儿动用了武力,用木棍把女孩子打得鬼哭狼嚎,浑身是伤,尾骨骨折。爸爸是动了真气了,平时他是比较喜欢女儿,而且对女儿还多少有点溺爱的。
接下来,女儿不能去学校了,在家养伤。妈妈请假不上班,在家护理女儿。爸爸在打了女儿之后,则是又气又心疼,给女儿买好吃的,安慰女儿。女儿则是真的被爸爸打怕了,看到爸爸不高兴就哭。连读高中的儿子,思想也受到影响,在学校学习不能专心致志,为自己家里出了这种丑事感到闹心。
痛定思痛。女孩的爸爸妈妈在反思,自己的女儿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妈妈总结说:“我们可能给女儿过度开放了阅读自由。当年她看波伏娃,竟然很推崇,和我们讨论的时候,竟然否定婚姻制度、崇尚开放式两性关系。那个时候如果我们不那么开明,及时制止,也许悲剧不会发生。”我觉得,女孩妈妈的分析是对的。在孩子对人生,对社会的认识还达不到一定高度的时候,过早地阅读她不该阅读的东西,实际上对她就是一种精神毒害。
十年前《大河报》上曾刊登过一则新闻,讲的就是因为阅读黄色书刊精神中毒导致的悲剧。
小刚(化名)是一名十四岁的初中生,喜欢阅读书报杂志,有一次他看了一本有许多赤裸裸性描写的小说,导致刚刚生理发育成熟的他,产生了强烈的进行性行为实践的欲望。他天天想着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象满足他的性欲望。于是,一个叫小蕊(化名)的8岁小女孩进入了他的视线。小蕊刚上小学三年级,比同龄人个子要高一些,独自去上学,放学独自回家。
这一天下午放学后,身着蓝色连衣裙,脚穿红色小皮鞋的小蕊一蹦一跳高高兴兴地往家回。路过小商店,她还花了一块钱,买了一块棒棒糖。小刚看到小蕊之后,就觉得这个小女孩应该是自己实践书上性爱活动的对象。于是他就以家里“好玩的玩具”为由,将小蕊骗到自己在楼上的屋里,趁小蕊不注意,突然将其往床上按,欲行强奸,不知所措的小蕊吓得哭了起来。
看小蕊哭闹不止,小刚怕楼下的大人听到动静,赶紧捂住了小蕊的嘴巴。几分钟后,小蕊没了动静。见小蕊两眼发黑,似乎没了呼吸,小刚手忙脚乱地在屋内找了一个编织袋,将小蕊装了进去,还找了根尼龙绳将袋子系紧。随后,小刚将袋子拖到了自家院墙和隔壁厂房的夹道里。
一个星期后,腐烂的尸体发出难闻的臭味,被邻居发现。随后小刚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警方刑事拘留。面对警察的审讯,他很快供认了一切,他说,他平时喜欢偷看黄色书籍和网络上的黄色电影。那天,就是因为看了黄色小说后一时冲动,做出了不该做的事。
最后,法院判决,小刚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同时判处小刚的家属赔偿小蕊家属各项民事损失共计1.9万元。
小刚也许本来不是坏孩子,但是阅读黄色书刊,毒化了他的心灵,导致他在犯罪的道路上迈出了步伐,毁掉了他一生的前途和幸福。
如果不是阅读那些黄色书刊,小刚的心灵也许相对纯净,不会走上这种毁灭了别人,也毁灭了自己的犯罪道路。
中国的古人是非常重视青少年的阅读内容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的忠告,就是为了防范青少年被不健康的书刊读物所毒害。
古人说,“开卷有益”。但是古人所开的卷,是有所指向的,不是随随便便开什么卷都是有益的。古代的学生从一入学就被规定了开卷的内容,这“卷”就是儒家经典,就是“四书五经”,就是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圣先贤教诲。通过这些书籍的阅读,给孩子们的生命绘出底色。底色绘好了,孩子们的生命就有了抵抗力,免疫力。成年之后,即使再看到其它诲淫诲盗的不良书刊,也就具有了分析辨别的能力,就不容易受到诱惑,导致人生误入歧途。
十几年前,口袋书泛滥,其中多是荒诞、邪恶、淫秽,诱惑青少年犯罪的内容。就因为那些诲淫诲盗的有害书刊的泛滥,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率直线上升。为此,许多学校都曾自发地采取措施,收缴黄色口袋书,打响青少年精神世界保卫战。
我们学校就曾经和家长配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书刊,彻彻底底地全面检查,无论是在家里的,还是在学校的;无论是藏在寝室里的,还是带进教室里的,都严格审查,彻底清缴。
我们召开大会,通过各种案例,对学生宣讲黄色书刊的危害,宣讲淫秽书刊对人精神世界的侵蚀。我们把淫秽邪恶的书刊比作鸦片烟,当你吸食的时候,是很舒服很快乐的,但是,时间长了,它摧毁你的健康,导致你身体的正常生理机能不知不觉地受到侵害,进而慢慢地把你成为废人,坏人,罪人。
我们让学生知道,“开卷有益”中的“卷”,指的是教人向上向善、教人思想高尚纯粹的书刊,指的是让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书刊,而不是那些乌七八糟的书刊。
学生年龄小,对书刊的内容没有分析辨别能力,那就要听从老师和家长的指导,阅读那些老师家长推荐的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教益的书刊,而不是不加区分的随便阅读。
读书是青少年获取知识、认识世界、领悟人生的一个重要渠道,好多青少年喜欢读书,这是好事。
但是,读书不能盲目地读,要有选择地读。汉代的刘向说得好:“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里的关键在于“善读”。善读不仅仅是要认真思考,不仅仅是要结合社会实际来理解领会,更重要的是要有所选择,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盲目地去读。像前面讲到的那个14岁的女生,小小年纪竟然喜欢法国存在主义作家波伏娃的作品,很可能就有赶时髦的因素存在。
很多世界名著是不适合不谙世事的青少年阅读的。譬如法国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英国作家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儿子与情人》等等,都是不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就是当代国人一些作家的作品,像贾平凹的《废都》之类,也是不适合青少年阅读的。
在这里,不是否定这些作品的文学价值,社会价值,而是因为青少年阅历浅,认识水平低,分辨能力差,很难把握作品的内在精神,而是只会关注作品中一些让他们感到新奇的描写。这样,很容易让青少年误入歧途。
因此,当家长的一定要关注孩子的课外阅读,不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书刊,绝对不能让孩子们沉迷其中。家长和学校的老师,要紧密联系,密切配合,发现学生阅读了不适当的书刊,一定要巧妙引导,使其从痴迷中跳出来,防止误入歧途,给自己给别人带来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