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 >> 临沂市 >> 罗庄区 >> 黄山镇 >> 黄山镇中心小学
B1段视频脚本
【栾玉颖】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们是济南市历下区燕山学校研修组,我是本次课例研究的授课人——栾玉颖。研修组由14人组成,团队中有历下区教研员谢群主任。其中6人来自济南燕山学校小学部。
【谢应蕾】我是济南市历下区燕山学校研修组组长——谢应蕾,这位是陈妍妍老师、翟燕老师、郝伟芹老师、韩晋老师。还有七位骨干教师分别来自其他几所兄弟学校,请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吧。… …
【栾玉颖】在本段视频中研修组的老师们将要跟大家介绍经过备课研讨我们的教学设计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及在此过程中老师们的所思、所想、所获。在A 段视频中向大家介绍了我们研修组的特色、亮点以及所确定的研究问题,并且对研究问题进行了归因分析。针对归因分析,我们预设了两种解决方案,并且认识了大班额问题的性质。大班额存在的问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困难,例如生生互动比较难以组织;由于人员众多,分组往往流于形式;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度很难照顾到全面。但是经过专家的指导,我们也认识了大班额的优势,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其优势,规避其劣势。因此我们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了解和分析,首先我们先为大家汇报一下对于学情的分析我们所做的前期工作吧。
【谢应蕾】新课标课程理念二中提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为了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风格,解决大班额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我们把本学期授课班级的英语学习成绩进行了汇总,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
【陈妍妍】是的,仅靠学生成绩还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水平,我们还采取了问卷调查和与学生座谈相结合的方式,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个性特点。
【翟燕】正是有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才最终形成了现在的9种学生类型。最初我们根据学生性格、特长、爱好、英语学习能力等方面,将本班学生分为A、B、C、D四种类型。经过进一步的研讨发现对这四种类型学生的描述界定不清、互有交叉。又经过老师们研讨决定从对英语学习的期望;学生性格类型;兴趣爱好学习优势;学习策略;自主合作;英语学习的自信心等7个方面,把原定的四种类型分析整合为三大类,并且改为用具有中性意义的颜色类词汇red、yellow、green来命名。
【韩晋】我想再补充一点。为了紧密追踪我们所研究的问题,我们又增加了另一个维度,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能力。从这个维度考虑,我们把学生分为A, B, C三类,A 代表autonomy, B代表balance , C代表cooperation. 再把两个维度中的三个类型两两组合,最终把全班学生分为九种类型。
【栾玉颖】基于这9种学生类型,并结合其现有的学习优势,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分组,那么我们是采用了怎样分组形式呢?哪位老师能谈一谈?
【杜祥伟】我来说说学生分组的情况吧。为充分解决针对我们所研究的问题之一——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教学的有效性,经过研讨,结合我们所划分的这九种类型,在活动配组时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王蕾】首先从座次上来体现异质分组模式,学生佩戴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胸牌作为标识, AR型学生为组长,其余类型根据学生意愿和教师统筹相结合安排座次。
【杜祥伟】在教学环节上,由于Pre-task环节的设计隐含不同的信息差,适合学生以异质分组的形式展开学习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相互交流和传递信息,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的提升和个性、情感、认知、技能的协同发展。
【张洁】我把同质分组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吧。在while-task和post-task环节,学生由异质分组改为red,yellow,greeen三种类型学生各成一组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即同质分组,每组学生水平基本相当。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加入不同小组,自由选择绘画、唱歌、动作表演等多种方式来完成任务。一个小组只有一种表现形式,最后在展示环节由全体组员共同进行。其实我们这样分组是有原因的。
【朱永芳】之所以选择在这两个环节采用同质分组,是考虑到每位学生都能够完全参与到任务中来,以此检验、巩固前期学习内容,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自己所擅长的方式自由运用知识,并且使课堂在任务呈现阶段体现多样性、系统性,帮助所有学生全面发展。
【栾玉颖】谢谢四位老师对于分组情况的精确阐述。经过以上对学情情况的讨论分析,我们基本上形成了对于两大研究问题的预设解决方案,这一预设解决方案的达成情况还需要经过 c段视频的检验和使用观课量表对本节课进行专业化的观察分析。下面我们对教学设计进行探讨,经过五次备课研讨,本课的教学设计发生了很大变化,老师们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文本整合和课文定型这两方面的变化。
【谢群主任】首先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文本整合处理情况。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为此,我们群组首先对教材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对找到的几个值得商榷的地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首先调整的是有关这封信的书写时间
根据课文描述,我们很容易认为这份信的书写时间是周五,但是从下面的练习五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指的周五是指的下一天,由此得到结论John的写信时间是周四晚上。那么文中关于周四爬山的活动描述改为Today we climbed a mountain更符合写作习惯。
【王保玲】第二个调整是有关本篇信件所属的类型
根据文中最后一句话Tomorrow I’ll be back home.的提示,我们可以推断出这是一封电子邮件,因为信件是难以****天寄出第二天收到的。因此,我们尝试将书信的形式改为了电子邮件格式,变铅笔、信纸插图为电子邮件的截屏图,使语言发生的情境更为真实。
【翟燕】第三个调整是有关信件的特点
通常来讲,信件是一种私密性的交流,本文的收信人是妈妈,爸爸是不能看到的,而文章结尾提到Miss you and dad.充分表达了孩子对父亲和母亲同样的思念。因此,我们将收信人改为Dear mom and dad,文章结尾改为了Miss you. 让父母双方都能感受到孩子的那份真情。
【谢群主任】这就是我们课文整合的整体思路。
【王保玲】好,因为本课的课型是let’s read,是一个语篇教学,语篇有两种教学方式:课文教学和阅读教学。本班学生虽然已经学习了过去式的用法,但是相关词汇句型掌握的不够扎实,因此把本节课定位成了课文教学。
【栾玉颖】在教学环节上同样发生了很多变动,本课的教学设计分为pre-task,while-task和post-task三个环节。哪一环节的变化给您留下了深刻印象呢?让我们一起探讨并分享你的感悟。
【李桦】在pre-task环节设计上,栾老师将最初的Let’s chant 和 freetalk改为了现在的头脑风暴。比起最初的设计,头脑风暴既为新课的呈现做好充分的准备又达到练习动词过去式的效果。比单纯练习动词过去式的设计更能够吸引学生,也更增加了学生挑战的欲望和积极参与课堂的兴趣,切合本文主题,调动学生多个感官,在学生全面参与课堂方面这个修改是很好的。且环节的精炼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
【朱永芳】关于这个环节我们经过很多研讨,把原来的find out环节改成了Pair Work。起初的find out环节是想通过师生的个别交流,但是这种交流是非常低效的,不含信息差的,是师生的单向交流,没有发挥大班额生生互动的优势。并且栾老师只是关注部分自信心强,外向性强的学生,没有面向全体。所以后来改成了Pair Work环节.
【张洁】Pairwork是同桌两人就上周进行的活动进行交流,彼此双方并不知道做了哪些事,因此这一环节是带有信息差的活动,信息性强。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表格作为交际的支撑,并且pairwork能弥补大班额难以面向全体的劣势,所有学生都能充分交流,并且展示机会均等。
【栾玉颖】是的,这就是我们设计本环节的初衷。
【陈俊勇】下面我来谈一下文本处理环节吧。在文本处理环节,我们原来的设计思路是:先听录音,将时间和活动连线;然后通过自读课文完成课后补全句子的练习;最后根据补全句子的练习来复述课文。但是郝老师当时提出了一个建议,郝老师,你来给大家说一下吧。
【郝伟芹】好的。这个思路是典型的阅读教学模式,而我们研讨后确定的课型是课文教学,这与我们的课型不符。
【陈俊勇】是的,于是基于郝老师的建议,根据课文教学的基本思路,最后我们将文本处理环节确定为:先以看连环画的形式初步感知课文,回答两个简单问题;再呈现本课任务,带着任务简单了解邮件书写格式,如何书写邮件,也就是对文章进行分段教学;最后学习文本,通过听录音连线、小组合作朗读来完成一份补全句子练习。这样的思路更符合课文教学的特点。更具体详细的研讨过程以及最后的确定的过程,大家可以参考磨课平台我们的问题研讨区。
【陈妍妍】其实我们的任务的设计也是经过了反复修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最初的任务设计是,让学生以自己游玩济南名胜来设计自己的个性海报。
【谢应蕾】第二次任务设计为:以“家乡美”为主题,用e-mail给外教介绍泉城,并邀请他们来济南观光旅游。
【陈妍妍】对。但经过讨论,我们认识到以上两个任务不能体现真实的语用。于是,我们把任务修改成:帮栾老师修复一封来自其朋友Ann的含有乱码的电子邮件。但翟老师提醒了我们
【翟燕】虽然邮件包含乱码,但内容是既定的,那最终学生展示的成果就是一样的,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个任务与我们设想的展示方式不相符,就没有意义了。
【陈妍妍】所以,经过再次深入的研讨,我们最终确定了给John写一封电子邮件分享自己的一次外出旅游经历的学习任务。
【王蕾】我来说说评价机制的变化。我们最初的设计是给表现积极的学生发放济南的明信片,最后将得到的明信片用于小组合作的海报设计中。
【杜祥伟】但是这种评价机制太单调,过于形式化,那些积极性欠佳的学生得不到老师的关注。
【王蕾】因此我们放弃了发放明信片的评价机制,设计出了评价量表,有学生自评表、学生互评表和教师评价表,让学生公平公正的进行评价,让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韩晋】王老师说的很对,评价量表确实是本课的亮点之一。在本课我们主要设计了两种评价量表,自评表和互评表,也就是小组合作评价表。
【王蕾】我们在设计时自评表着重培养了孩子们自我评价的能力,体现了心智发展的过程。
【杜祥伟】而在互评表中分别设计了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两种评价体系,评价表1适用于同质分组,评价表2 适用于异质分组。
【韩晋】中间还有点小插曲,在同质分组评价表中,刚开始是学生组长根据组员表现分发不同数量的笑脸,后来改为划对号,这样操作性更强了。
小组合作评价表充分发挥了大班额教学中生生互动的优势,规避了教师注意力不能覆盖全体的劣势。
【陈俊勇】说到大班额的优劣势,我想到了歌曲,升华和作业布置,考虑到高年级段的学生心理渐趋成熟,喜欢用分享照片的形式叙述自己的经历,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在大家的共同商定下,确定了以唱歌的形式巩固文本知识,以视频方式播放学生出游照片,渗透情感教育。
【郝伟芹】以前设计作业比较单一,经过讨论,教师分层次布置作业,照顾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作业一,读熟电子邮件文本。作业二,阅读一篇新的过去式文本,圈出过去式词汇。这样的作业形式既训练建立了学生阅读方法,又体现出英语的真实语用,还发展他们广交朋友的心智。
【栾玉颖】以上老师们细致讲解了本课完整的教学设计,请大家观看我们的C段视频,并欢迎进行热烈的讨论,大家可以通过我们的问题研讨区,去体验和观察,我们在磨课过程中的观点碰撞,理清思路和改变教学行为的整个过程。欢迎大家的讨论,谢谢!
B2段视频脚本
大家好,上半段给大家汇报了我们经过几次备课研讨,教学环节发生的变化及老师们在研讨过程中的收获。随后,我们将用5分钟的时间向大家汇报观课分工,观察量表的制定及使用方法。量表制定以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试阶段时,我们是被动的,盲目的,往往基于已有成熟的量表经验采用拿来主意,但是经过课堂观察后,我们发现这些量表不能聚焦我们的研究问题。进入发展阶段后,我们开始落实行动,研究开发专属量表,基于我们的研究问题,确定观课视角和观课点。专业观课需要三个环节:课前准备,课中观察,课后会议。在C段拍摄之前,研修组召开了多次观课准备会,对观课维度,观课点和观察视角进行多次的热烈的探讨。对观察量表进行了反复的修改和论证,最终在专家的深入的指导下,经过研修组全体人员的艰辛的努力才得以完成。
基于研究问题我们确定了3个观课纬度,11个观察点,重点观察了以下五个方面。观课分工为:
“教师的关注面向全体的观察量表”请谢应蕾、翟燕老师负责观察,请注意表中“教师语言关注次数”是指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关注频率。“目光分配位置”是指教师在每一环节对学生的目光关注,用“√”表示教师的目光关注情况。
“大班额情况下评价的有效性”量表请张洁、韩晋老师负责观察。在此观察量表的分析与建议栏中,请对教师在实施评价时的语气、评价表的设定有无提供学生关于能力或成绩价值的信息及其延续性做出说明并提出建议。
“合作学习活动组织的有效性”观察量表由杜祥伟、王蕾老师负责观察。请特别注意:合作者的活动内容不同,分组也有不同内容,要分别取样观察比较,并记录下具体活动内容,小组合作历时和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参与频率和深度。
请郝伟芹、朱永芳、李桦老师负责观察“英语阅读教学效果达成情况”这一量表。使用观察量表时注意三个问题:****、观察每组学生完成阅读时使用的理解方式。
第二、学生理解文本是通过什么方式呈现的。
第三、学生阅读文本,理解文本的程度如何,可用四个等级表示(A完全理解,并能仿写电子邮件B基本理解,可填空完成电子邮件C理解大意D.在同伴协助下完成阅读。
最后请陈俊勇、王保玲、陈妍妍老师观察“大班额情况下民主自由学习气氛的营造”这一量表。在此观察量表中,资源类型可以是师生/文本/实物教具/模型等;生成资源可以是作品/歌谣/评价表/学习风格分类表等。
我们在使用过程中要保持数据的真实性,也请老师们使用我们的观察量表来观看c段视频。观察量表已放在平台观课分工一栏可下载使用,欢迎大家提宝贵建议。在学习过程中也请老师们思考,在自己学校和班级里如何确定研究问题,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如何确定观课维度和观察视角,并在同伴互助情况下制作观察量表,希望我们的观课会对大家有帮助,谢谢。